第A06版:发布厅

对标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无锡这么干!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以全民健身推动体育强国建设,以重大时代命题引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无锡从未止步,一直全力以赴!

  依山傍水,风光旖旎。

  10月9日,2024第十二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长三角穿越赛在锡鸣哨。来自全球22支顶尖车队的132名职业选手,在风驰电掣中穿越“江、湖、河、海”,逐梦江南。

  与赛事相呼应——在“十一”长假期间,许多无锡人走入运动场馆,踏进山水之间,以运动激活身心,为健康充电加油。

  城市重磅赛事不断,群众健身热情高涨,这是无锡城的常态,也是无锡人的日常。对标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11大类35项指标,无锡体育正以建设运动友好型城市为抓手,力创全民运动健身的“模范效应”。

  “这个‘国家级’称号,对无锡体育来说,是展示城市体育综合实力的‘金招牌’,也是建设运动友好型城市的‘推进器’,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增强百姓体质,实现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线路图’!”无锡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这也是无锡积极共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动力。

  高度重视,聚焦重点统筹推进

  今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入围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创建名单,无锡跻身其中。

  这是对无锡全民健身的认可,也是对无锡再上一层楼的激励。

  趁势而起。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4月12日,无锡召开共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部署会,会上对标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35条指标,明确7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包括加强工作组织领导、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加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培育体育产业新动能、特色亮点取得新成效。

  在采访中得知,近年来,全市体育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推动体育事业尤其全民健身工作的政策文件,并予以落实——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出台《无锡市完善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利用城区闲置用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实施方案》,起草《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

  与此同时,党委政府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在组织保障、经费支持等方面做到位,体育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严格按有关规定用于全民健身工作。

  入围名单后,无锡市体育局立即牵头起草共建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工作方案(下文简称《工作方案》),明确下一步的重点任务和配套保障措施。

  多措并举,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对标共建,只争朝夕。以共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契机,无锡加大资金投入,坚持服务群众、贴近生活、重在建设、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多办实事,全力推动全民健身工作。

  把场地设施建到群众身边。近年来,无锡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结合乡村振兴、城市有机更新、小区品质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持续加大公共体育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提升城乡“10分钟体育健身圈”功能。2021年6月,无锡正式启动利用城区闲置用地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这项“补短板 促民生”工程。3年来,全市各地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商业设施等既有建筑以及屋顶、地下、桥下空间等共计213块城市闲置用地,因地制宜改建成450个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新增体育面积约2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6平方米,跃居全省前列。

  把赛事活动办在群众身边。全市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约2000场次,参与市民数百万人次。每年举办“跃动锡城”全民健身运动会,参赛人数达十余万人次。创办“无锡杯”足球联赛、三人篮球联赛,现场和线上观赛人数近百万。社区运动会、企业运动会、科学健身“五进”活动、全民健身大联动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1%,名列全省前茅。

  把公共服务送到群众身边。逐年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五进”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近3.8万多人,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49人。全市各级各类体育社会团体发展到337个,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到228个,实现了市、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

  青少年体育深化体教融合力度。举办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无锡市小学生校园足球超级联赛等赛事活动,助推足球、跆拳道、游泳、击剑、体育舞蹈、街舞等运动项目进校园。支持少体校、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组织进学校,开设公益性运动项目推广、运动技能培训等课程。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为契机,组织青少年群体观赛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竞技体育魅力。市体育局被评为江苏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和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先进单位。

  培育“体育+”融合品牌,激发赛事溢出效应。近年来,无锡围绕运动友好型城市和体育强市建设目标,逐步构建“监管—评估—奖补”全链条赛事管理体系,严格赛事管理、优化赛事布局、丰富赛事供给、提升赛事品质。2023年,我市共举办国际赛事10项、全国赛事28项;2024年,共将举办国际赛事13项、全国赛事29项、省级赛事31项。城市业余联赛与高水平世界赛事交相辉映,推动高质量赛事与高品质生活良性互动,为全民健身营造出浓郁氛围。打造赛事品牌矩阵,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引导社会资本办赛,通过培育“体育+”融合品牌,充分彰显体育赛事在引领全民健身、拉动消费经济、宣传城市形象、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从有到优,全民健身百姓可感可及

  全民运动健身,如何才能真正成为“模范”?无锡带着问题导向,通过查漏补缺,实现35项指标达标的同时,让百姓从中获得幸福感,才是正解。

  场地设施不仅要建,更要“建得好”“建得妙”。《工作方案》提出,截至2024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和全省平均水平;截至2024年底,申报地区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2021年以来新建居住区体育设施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截至2024年底,市级公共体育设施满足“五个一”要求;享受补贴的公共体育设施全部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对社会开放,政府制定开放政策和文件;每万人拥有“三大球”场地(包括室内场地)不低于9块。

  加大群体赛事活动供给,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号召开展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市(区)本级及所辖的每个县(市、区)累计均不少于6项;举办市级单项品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累计不少于40次;所辖各县(市、区)举办社区运动会累计均不少于20个;建立“三大球”联赛,举办参赛人数100人以上的“三大球”赛事数量累计不少于4个。

  “修炼”提升内功,升级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常态化组织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力度,积极推动公办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开放占比高于60%;持续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鼓励体育社会组织打造市级单项品牌赛事活动;市本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总数累计不少于16次,其中至少6次为“奋进新征程 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提升青少年体育竞争力。进一步优化无锡市小学生系列竞赛、“跃动锡城”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等赛事活动,探索构建分级分类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巩固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成果,加强青年优秀教练员培养,提升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紧紧围绕备战奥运会、全运会、省运会,打造更多“拳头项目”,输送更多尖子人才。

  打造体育产业品牌,扩大体育消费。继续做大做强无锡马拉松、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世界跆拳道大满贯赛、亚洲体育舞蹈节等品牌赛事,精心承办、积极申办高端赛事,以高品质、高水平、高质量体育赛事集聚人气、增强活力,提升城市美誉度;充分发挥“山水城市”特质,持续运营好户外运动基地、体育综合体等,培育更多诸如海澜飞马水城等体旅融合产品,大力发展休闲体育。

  “对无锡来说,共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不仅是目的,而且是体育惠民的工作动力。我们将严格对照35项创建标准,逐条逐项开展自查自测,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协同发展,加快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共建步伐,为无锡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体育力量。”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单红/文 宗晓东、卢易/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