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太湖周刊

无锡音乐文化厂牌获全国殊荣

为城市营造更多释放情绪的音乐文化空间

  每年夏天,英国逍遥音乐节、美国坦格伍德音乐节、德国拜罗伊特音乐节、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瑞士琉森音乐节等古典音乐节,作为各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吸引来自全世界的音乐家、乐迷和游客。

  比起这些老牌音乐节,无锡的河流文化还很年轻。从2022年成立以来,河流文化一方面构建青年文化厂牌“古德拉克”,通过举办河流音乐节、狐狸音乐节、古德拉克青年艺术节、江南民谣诗歌节等音乐活动,迅速成为全国青年文化的头部品牌;同时拓展文化空间,如清名桥畔的河流乌托邦、渤公岛内的湖心乌托邦、古村山崖上的悬崖乌托邦,形成了包含水塔书店、屋脊画廊、平克唱片、伊德音乐书店等多元功能的文化空间。

  在12月1日结束的杭州国际音乐·演艺产业博览会上,中国新音乐排行榜颁奖盛典作为音博会的“压轴大戏”举行,无锡的音乐文化厂牌河流音乐节摘得2024年度最佳音乐节品牌奖。

  根据《2020—2024年中国音乐节市场发展研究报告》,在2023年统计的560场音乐节中,不少年轻人开始追随无锡这个音乐厂牌文化赶集、参与活动,它究竟有何吸引力?为何能跻身全国最优质的音乐厂牌?它又如何与我们所处的城市产生化学反应?

  “现在,经常是音乐节安排一官宣,就有不少网友留言转发,十几个群很快挤进几千号乐迷。”对于河流音乐节在行业内的成功出圈,河流文化品牌主理人王丽娜并不感到意外,“河流”无论在音乐专业性,还是人文关切上都有它独一无二的地方,而用音乐讲故事的能力更是吸引乐迷的重要法宝。“我们不愿意趋同,也不愿意只是简单地找几个知名度高的乐队或者明星,我们在做的是讲述我们自己的音乐逻辑。每场音乐节,我们都会通过歌曲的编排、乐队的组合,用音乐和乐迷对话,讲述故事。”如王丽娜所言,即将要举办的窑湾古镇“1/4的世纪聚会”音乐节,就会用民谣音乐这个文化记忆载体,来讲述从“全球化”到“数字革命”的故事。邯郸的狐狸音乐节也是如此,因为安排在跨年之夜,所以选择《龙王》作为倒计时歌曲。“冬子、小河、张玮玮、周云蓬、万晓利等几位老师都是我特别喜欢的民谣歌手,这阵容安排得太牛了!关键有好几位大师的现场我都没看过。打算31日吃完午饭去邯郸,在邯郸吃晚饭、看演出,我要在河流音乐节迎接2025年元旦。”乐迷旭东说。

  为何会那么喜欢“河流”?连续参加了多场河流文化举办的音乐节的乐迷晓野给出的答案是两个关键词:独特、体验,“感觉空气中都是音乐!”不按照常理出牌,往往才能吸引全国各地的乐迷们来到音乐节现场,成为忠实的“小河流”。创新之外,人文理念更显音乐节底色。尊重年轻乐队,给予他们更好的舞台和适合的演出环境;尊重乐迷,“河流”成为全国首个配备手语翻译的音乐节,让特殊群体也能走进音乐节。“很多人觉得聋哑人士听不到音乐,配手语翻译是多此一举。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能感受到不同声波,他们对音乐是有感受力的。”王丽娜说,他们从刚举办完的音乐节门票收入中捐出部分金额,定向委托当地残联组织为特殊人群安装人工耳蜗,“明年音乐节再举办之时,就会邀请成功安装了人工耳蜗的乐迷来到现场,一起感受音乐的魅力。”

  除了走出去举办音乐节,在无锡,“河流”还为乐迷、书迷搭建起一个个实体乌托邦。初冬,位于渤公岛的湖心乌托邦,一大早就迎来了大批顾客。人们坐在伊德音乐书店临窗的位置或聚集在户外,一边享用咖啡,一边翻阅店内提供的音乐书籍,或是到不远的平克唱片悠闲地听听音乐。“我们想做的,就是通过音乐,为城市营造更多释放情绪的乌托邦。”王丽娜说。

  在王丽娜看来,无论是一个高品质的音乐节还是一个新颖、有趣的文化空间,都可以给一座城市带来巨大的“溢出效应”。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游玩,越来越注重体验感和精神需求的满足,这就是各大音乐节“出圈”“爆火”的原因。“这个厂牌是从无锡走出去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力量聚集到无锡。”王丽娜告诉记者,“河流”正在推进音乐家驻地计划,开拓更多的场景业态,吸引更多有趣、有意思的音乐人来到无锡。“在河流音乐工作室的基础上,我们会与全国顶尖的音乐人合作,建设录音棚,让更多的音乐人能在无锡工作,进而演出、生活。”在她看来,无锡本土的音乐特色只有融入当代语境,才能焕发出无锡作为“爱乐之城”的现代魅力。“假以时日,无锡应该能吸引全世界乐迷和游客前来,共赴一场音乐的聚会。”

  (韩玲、见习记者 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