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探索

探索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方式

  □汤可可、陆阳

  近现代无锡教育家注意在实践中总结教学活动经验,酝酿、淬炼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凝练成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方式方面,强调启发、引导,注重实验、实习,兼顾夯实基础和鼓励创新,力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近现代无锡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密切联系中国教育实际,立足本土,定位于实学实用,又开放包容,吸纳域外先进思想学说,因而体现出务实、创新的鲜明思想品格。

  传授知识与启发智力。传授知识与提升素质,至今仍是困扰教育界主政者和实际工作者的一个严峻课题。无锡教育家侯鸿鉴于清末时首倡开办女学,帮助女子发蒙启智,自立于社会。他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女子职业教育、生活教育,致力于增强学生的体魄和文化艺术素养。

  夯实基础与鼓励创新。著名力学教授钱令希以倾心扶持、提携人才著称,尤其注重培实学生的治学基础,主张要把基础打宽、打厚。与此同时,钱令希也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根本支点”,他着重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突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材课程与实习实验。就工程、技术、艺术、体育等学科的教学而言,实验、实训的方式很重要。顾倬十分重视教材编审和课程设置,慎选、自编、严订,还提出“知行并重”的理念,着力加强实习实验,注重技能培训,举办演讲会、国文研究会、调查报告会等,提高学生写作、演讲和社会活动能力。

  因材施教与教学相长。根据学生资质、爱好、特长开展教学,帮助每一位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进步,教师也能从中获得成就和提升的喜悦。胡刚复在完成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开设一部分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还一一了解学生的选课情况,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进程和时间精力做好安排。

  (作者均系无锡文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