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光引领前行之路,守正创新之城气象日新。
过去的十年,是阔步前行的十年,更是硕果累累的十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化真理伟力为奋斗动力,与时代同行提振发展信心,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的答卷愈发厚重、温暖、提气。
铺开这张十年答卷,流光溢彩、璀璨耀眼:真理之音走心走新,新闻报道鲜活有力,网络空间风清气正,文明新风润物无声,城市文化传承创新……无锡的一个个高光时刻,值得书写!
高擎思想旗帜 凝心铸魂强根基
欲事立,须是心立。长期以来,无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精准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政治任务,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校准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
注重生动鲜活,推动理论武装向基层延伸。今年10月,无锡广电演播厅内,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来自陕西延安干部学院、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江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共无锡市委党校的专家学者围绕“传承延安精神 奋进新征程”主题围坐在一起,分享真知灼见。这是今年市委宣传部全面升级“理响无锡”理论传播矩阵、全新推出的第6期“理响无锡·锡说新语”电视理论沙龙活动现场,专家们紧扣传承延安精神和擦亮无锡红色“家底”展开交流研讨,引发现场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真理光芒穿越时空,思想旗帜引领前路。十年来,市委宣传部创新打造24家中心组践学基地,常态化举办梁溪大讲堂、新质生产力大讲堂等专题辅导报告,全市累计开展集中宣讲6万余场,同时积极组建“理响无锡”宣讲大联盟,市委讲师团曾获评2021年度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制作“思享汇·先锋AI课堂”“e起品读经典”等“爆款”理论云课,“理小响学习时”第四季专题登陆“学习强国”全国平台,推出“太湖讲习所”青少年理论传播产品300余部、总传播量超5000万。
丰富研究视野,为思想阐释提供坚实学理支撑。从建好用好江南大学理论研究基地、江阴市实践调研基地,到实施“人文经济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工程,举办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无锡研讨会,再到组织编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无锡探索》《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无锡实践》等专著,一个个理论成果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深邃内涵。
壮大主流舆论 擦亮无锡新形象
“从一米的高度、青年的视角、老人的期盼去看改革、做创新,无锡这座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正以全新的姿态勇立全面深化改革潮头。”这是众多媒体人访锡后的深切感受,他们纷纷表示,今后将不遗余力把无锡全面深化改革的精彩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近年来,随着“改革长风起 破浪向潮头”、“奋楫扬帆再出发”、长三角主流媒体“新质生产力看无锡”等融媒体新闻行动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来到无锡,感受向新而行的城市脉动。
紧扣时代大脉搏,唱响无锡好声音。十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正面宣传,强化舆论引导,壮大主流声音,展现出更加立体、生动的“太湖明珠 江南盛地”的城市形象。
央地合作风生水起。央视《对话》栏目播出无锡专辑《万亿城市新征程》,央视频“康辉说”《城市有意思》(无锡篇),今年我市联合央视财经频道开展“新质生产力IN无锡”主题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无锡、爱上无锡。“便民暖屋”开放、“停车管理留足‘一碗面’时间”、“东北小哥怒赞无锡”等报道彰显城市暖心形象。今年截至目前,央媒省媒涉锡原创正面报道数同比增长44.54%,《人民日报》及海外版刊发报道183篇,央视各平台刊播“无锡元素”286次。
媒介融合有声有色。顺应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全市新闻人在媒体深融的大潮中大展拳脚。建强全域融媒体一体化调度指挥中心,深化实施无锡日报全媒体生产流程再造、“无锡博报”矩阵媒体深度融合示范平台等9大重点项目,推出无锡发布虚拟数字人“欢曦”,“IP WUXI城市形象资源库案例”获2023—2024年度全国媒体融合技术应用案例二等奖。
网络空间风清气正。近年来,我市持续健全网络综合体治理体系,市委网信办获评全国网络普法成绩突出单位,入选“2024年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城市典型案例”1项,我市荣膺国家区块链、IPv6技术创新和应用优秀试点地区(城市)。
深耕文明铸魂 培育社会新风尚
12月18日上午,室外寒风凛冽,“守护锡望 益起圆梦”无锡社会组织助力千个家庭微心愿行动发布会上却暖意融融,全市低收入人群、高龄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1000余户家庭的微心愿通过“圆梦行动”线上平台被各社会组织认领,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帮助实现,为他们送去冬日的温暖。
擦亮文明底色,解码幸福基因。文明有礼的言行、热情洋溢的笑脸,都成为十年来这座城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明成果全民共享最生动的注解。以今年为例,依托1270个文明实践阵地,我市广泛开展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点亮星夜”“温暖秋冬”等“四季”主题活动1.2万余场,在全省首个试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情地情教育。如今的无锡,高品质绿色开放共享空间“点亮”城市角落,太湖连续17年实现安全度夏,老旧小区改造稳稳托起百姓幸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明新风正成为这片土地最靓丽的风景线。
榜样力量催人奋进,先锋标杆砥砺前行。十年来,“做文明有礼无锡人”公民道德建设品牌被进一步擦亮,24人(组)入选省级以上道德模范,65人(组)上榜“中国好人”,203人(组)上榜“江苏好人”,40人获评江苏“最美人物”,推出无锡“最美人物”416人、“无锡好人”近千人。在榜样力量的无声感召下,广大群众深为感动、自觉践行,市民素质不断提升,身边好人持续涌现。此外,还不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十年间,28人当选“新时代江苏好少年”。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今年来,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五史”宣传教育,提档升级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等爱教基地,新命名市级爱教基地17个、国防教育基地15个,我市选手斩获全国红色故事宣讲大赛“优秀讲解员”等荣誉。持续深入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推出八大主题53类1758项活动,覆盖人次达300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出新一批156家“行知大学堂”,打响“红领巾课堂”等思政工作品牌。
厚植文化沃土 繁荣文化大产业
大运河与长江,是无锡珍贵的文化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空间轴线。长期以来,无锡在高位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过程中,以项目为王,努力激活运河、长江文化。今年,我市着力推进江南文脉“四个一百”工程(建设百个小剧场、打造百个文博场馆、改造百个公共文化空间、开展百匠千品项目),高质量打造三水汇科技生态公园、南尖青年发展示范公园、北尖儿童友好示范公园等“运河十二景”。随着项目建设鼓点渐密,城市文化亮度得以大幅提升。“未来我们还将继续高水平打造运河长江品牌活动,推出文艺佳作,通过年轻态的赛事、高质量的作品、烟火气的活动,让‘流动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润人心田。”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精微绣化作栩栩如生的蝴蝶胸针、被制成书签的留青竹刻、各式各样温润的紫砂……当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碰撞,一件件非遗文创成为城市的“最佳代言人”。当前,我市深化实施“百匠千品”非遗传承创新工程,18个项目入选第五批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6位传承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功承办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稳步推进宜兴紫砂民间文艺版权保护省级试点工作,打造紫砂交易平台,让传统非遗焕发全新时代魅力。
深海,隐藏着无尽的秘密和未知的挑战。随着潜水器深入海下,无边的幽暗更甚漆黑的深夜,狭小的球形空间里甚至难以伸直手脚……沉浸式记录“奋斗者”号载人深潜之旅的舞剧《10909》是近年当之无愧的“无锡顶流”,自首演以来,演出不断,好评如潮。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我市不断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群舞《能不忆江南》、锡剧《涓生之路》、锡剧《蝶恋花·沈琬》、民族交响史诗《光明行》等一大批精品力作涌现,我市出品影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频频刷新江苏影史纪录,无锡交响乐团正式成立、各类音乐人才纷至沓来,我市发布“网络文学IP创作扶持计划”,进一步激活文艺创作“一池春水”。从“一票难求”的太湖文化艺术季,到场场爆满的群众文艺展演活动,再到“遍地开花”的钟书房、农家书屋,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
文化兴、产业旺、前景阔。2023年以来,我市企业首次获“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提名,各有6家企业入围省民营文化企业30强和重点文化科技企业名单,分别占总数的1/5和1/7,入选国家文化出口“双重点”名单数量居全省第一。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文化产业招商活动,签约近50个项目、总金额超150亿元。还评选出太湖文化名家6名、英才35名、优青100名,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座不断夯实。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站在新起点,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昂扬的奋斗姿态,守正创新、勇开新局,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奋力在全省“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地”中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姚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