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企业、千亿集群。2024,鲲鹏正举再攀高,惠开迭变聚京华。走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惠山经开区”)站上“国家级”发展平台,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区主导战略,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四链’融合,是惠山经开区转变思维、找准优势、强化服务,因地制宜探寻契合自身、迎合趋势的经济产业发展新路径。”惠山区委常委、惠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孟栋说,锚定产业链核心,以创新链为动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资金链和人才链“双轮驱动”,擦亮服务“招牌”,围绕“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能级、布局未来产业”三篇文章,更大力度推进“433”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多元蓄能,“链主”朋友圈扩容
新增百亿级光子制造产业集群。2024年金秋招商月伊始,总投资超30亿元的宏光光电子产业基地项目签约落户惠山经开区。光子制造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和未来千亿产值产业集群的重要着力点,以无锡、惠山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一流的政务服务,匹配西光所、中科微精的创新实力,建设长三角光子制造的核心产业基地,打造极具竞争优势的光子制造产业链集群,服务地区和全国的高质量发展。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20亿元,到2030年落地企业数量不少于25家,将形成百亿级光子制造产业集群。
引进“链主”,以链引商、集群招商、金融招商、飞地招商等更具活力、更市场化的全要素招商方式,成为惠山经开区招商引资的“关键词”,敢拼敢闯尽显“速度与激情”。
立足全球高质量招商。2024年以来,惠山经开区招商团队马不停蹄北上南下,聚焦“链主”企业、重点区域开展招商引资120多场,拜访客商260余家;广交国内外好友,先后赴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法国、瑞典、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累计拜访客商30余家,成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2个。山姆会员商店无锡惠山店、5GW HJT先进生产线及储能、宏光光电子产业基地项目、尚诚高端纺织区域总部项目、雷鸟XR整机研发制造总部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签约10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内外资项目13个。
高质量招商探索新模式。为产业链招商而生,2024年8月,惠山首个市场化运作的国有专业招商公司——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招商产发公司”)成立,开启招商新模式的全新探索,这是惠山经开区招商工作更专业化、更系统化、更市场化的新实践。“自公司成立至今,总计有50余家企业成功注册落户;新落地总投资规模超亿元项目15个。”招商产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以‘无锡宏光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命名的项目公司已完成注册,后续项目建设手续正在协调对接,公司将开展‘一对一’服务。”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惠山经开区持续打出“组合拳”,为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方向锚定,创新提质促发展
锚定“智改数转绿提”方向,惠山经开区坚定不移在全域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上“做文章”,整合资源要素,推动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发展驶上“快车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截至2024年,惠山经开区共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2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4家,累计获评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8家,在无锡全市开发区中保持第一。1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实现惠山区该类绿色企业“零的突破”;4家企业入选江苏独角兽企业和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实现了省级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
无锡超通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超通智能”)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申报的2024年度江苏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项目正式获批立项,获得省财政资助经费500万元。该项目是惠山经开区首个省前沿技术项目,针对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高性能发动机自主研发的迫切需求,填补我国复杂构件超大深径比小孔加工装备空白。超通智能将研发机构搬进了由翔泰毛纺织厂原址改造而成的现代工业园区内,超7000平方米的新场地为其项目进展提供了保障。就在前不久,省工信厅公布了2024年度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名单,超通智能研发制造的CTI-FMM-CGRG-AFMM超快激光超精密修复装备上榜,这也是惠山经开区第11个“智”造首台(套)。
旧改促创新,盘活提新质。重绘新空间,惠山经开区改出新形态、改出新气象。“深化提质增效,内生挖潜、激发活力,不断突破土地资源紧张的发展瓶颈,走出一条变闲置资源为动能增量的新路径。”惠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建立“老旧厂房升级改造数据库”,惠山经开区专项推动2亿元老旧厂房改造引导基金充分运用,并盘活2400余亩、13块低效用地,一系列重大项目陆续装入,形成“产业集群+特色专业园区”的产业发展矩阵,筑巢引凤。
前不久,首批40台“惠开造”高端新能源皮卡上汽大通MAXUS eTerron9发运法国,这是上汽大通GST系列产品项目的最新进展成果。从“0”到“100万”下线,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用了13年;而从“技改”到“出海”,GST系列产品项目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能推动这惊人速度的底气,是其整车生产八大业务的智能化升级,并实现管理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与网联化。“一条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人化产线,颠覆了传统以人工为主的生产系统,为企业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通道。”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生产负责人说。
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更多行业绿色发展标杆,加快推动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一汽锡柴惠山基地,偌大的装配车间内,鲜少工人的身影。劳动者、生产工具、产品材料这些传统生产力要素在技术创新中得到重组,改变了传统生产所需要的空间与时间。“以前我们一个车间需要100人左右,现在用工量减少一半。这得益于从设备、调度到品控等全过程的技术模型,更多工人从前端转到后方支持智能化运维,实现人机互联。”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事业部锡柴工厂负责人说。
双链驱动,人才与“活水”相融
惠山经开区近期牵头设立无锡地区首支1亿元研究院人才发展基金,重点投资研究院引进的创新创业高端人才项目,促进研究院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和产业发展动能,将走出一条“以投促才、以才促产、以产兴城”的新路径,持续发布“惠聚英才 开创未来”聚才留才微政策8条,进而推动更多优质人才项目落户惠山经开区。
以才引商,聚智服务。在惠山经开区,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特种光纤团队的研究成果——紫外固化的透紫外涂层光纤即将实现量产。这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正是依托于学校和无锡校地合作共建的创新平台。“近年来,惠山经开区通过产学研合作落地了60余个项目。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在此成功孵化了科技型企业20余家;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将先进内燃动力技术落地于此,成功举办首届‘绿色能源与动力’创新创业大赛发掘杰出科技创新项目;在未来产业方向上,惠山经开区新落地了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项目、操作机器人项目、储能电池检测项目等未来科技领域的项目团队。”惠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赛选才,加速引才落地。惠山经开区成功举办2024“惠·鹏飞”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海外赛,推进海外人才项目落地;深度参与“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6个高层次人才项目晋级总决赛,其中,新兴人才团队锂云科技成功晋级第十二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暨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总决赛,获得初创企业组三等奖并登陆央视《赢在AI+》“C9联盟+”专场路演。
立足惠山科技金融中心,惠山经开区充分发挥资本赋能作用,用全域贯通的资金链有效服务于全域协同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资金保障。
深蓝探索动力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下称“深蓝动力”)目前已是国内少数掌握世界领先开关磁阻技术的研发制造企业。而在落地之初,深蓝动力面临着融资难题。“公司开关磁阻电机技术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得到规模化的产业应用,金融机构对未来发展前景持观望态度。”深蓝动力相关负责人表示。惠山经开区面向链上企业开展“一链一策”服务行动,设立一链融通投融资服务清单,运用惠“金”彩产业基金,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个性化融资方案,促进深蓝动力新获得融资超过8000万元,满足其持续投入生产线稳定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矩阵,打造标杆客户和优势应用领域的发展诉求。
目前,惠山经开区金融集聚规模超600亿元,惠山科技金融中心自主管理基金规模超140亿元,已投资产业项目71个,成功吸引国内众多优质项目在惠山经开区落地生根,并推动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引导基金连续3年入选清科研究中心中国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榜单。2024年,中心前瞻布局空天经济、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向惠山经开区输送推荐新质赛道项目51个,其中推动云印技术总部等11个优质项目落地。区域重大项目引进的背后都彰显了金融力量,加快推动开发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扎实服务,亲商安商“零距离”
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的一条小河,隔开了吉利星驱项目东西两个地块,让1700多名员工在东边办公楼和西边厂房之间绕路而行。企业项目负责人向惠山经开区提出了这个难题,惠山经开区“红色特派员”专班成员马上与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一起,多次到实地研究方案。“目前已形成在河上架桥的方案,今年将施工完成。”专班成员表示。
为推进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投产,惠山经开区党工委选派的31名党员骨干组成“红色特派员”专班,深入项目现场,在产业链上搭建“服务链”,实实在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创新建设的产业链党建联盟,将产业、企业、资本、人才、服务等多方资源紧密汇聚起来,形成抱团成长、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惠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位于惠山经开区嘉科二期的特思通管路系统(无锡)有限公司正在抓紧为海内外的订单生产。该公司是特思通汽车管路技术公司在惠山经开区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并计划建成亚太地区总部。“按照原来规划的项目建设时间,特思通的产能要满足客户的供应需求存在很大困难。”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建设期间,电力供应、基础公共设施等方面遇到了一些紧急情况,惠山经开区迅速进行协调,还召开现场服务会,使建设工期从原来的9个月缩减到6个月,为项目顺利投产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目前,特思通的订单已经超过产能,2025年企业将在设备上增加2000万元投资。在项目建设上用时缩减三分之一,投入产线增加到工厂规划的50%。这一“减”一“加”,是惠山经开区服务重大项目快速达产增效的一个缩影。
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抓发展。惠山经开区致力打造亲商安商、高效便捷的发展环境,构建“1+11+N”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无锡市首个“街道+社区”两级服务网络体系、全覆盖的“15分钟政务服务快捷圈”82项业务网上办理;开办企业(个体)最快0.5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法定时限)、重大工业项目5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许可证办理;产业促进服务、产业支撑服务、人力资源服务、金融资本服务、企业运营服务、交流平台服务、生活配套服务构建起“惠开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