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纵横

手机等购新补贴下周一起陆续实施

购新不以“交旧”为前提

  日前发布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受到广泛关注。具体怎么补?商务部16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根据方案,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等3类数码产品的补贴标准为:对于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产品,按照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介绍,全国各地将从1月20日开始陆续实施购新补贴,具体实施时间以当地通知为准。

  “实施购新补贴,不以‘交旧’为前提。”李佳路说,这项政策有利于降低购置成本、提高百姓生活品质,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也有利于激发产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全国商务系统在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中,将做好三方面工作:

  坚持便民利民——充分考虑广大群众购物习惯,坚持线下线上协同,鼓励支付环节立减,尽量丰富支付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广大群众的消费权益;鼓励手机生产、流通企业开展实打实的优惠让利活动,支持移动运营商推出消费让利、信用购机等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同时在各环节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消费者在购买手机等产品时,不论是通过线上平台还是线下实体店,都可以享受支付立减,第一时间享受到补贴的实惠。”李佳路说。

  体现公平公正——指导各地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不得人为设置不合理门槛,一视同仁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经营主体参与补贴政策,一视同仁支持符合统一补贴品类和标准的产品参与补贴政策。

  谈及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李佳路说,针对企业反映的回款周期长、垫资压力大等问题,指导各地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简化资金审核,鼓励采取提前预拨资金、滚动兑付资金等方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减轻企业垫资压力。

  保障资金安全——强化央地协同,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利用技术手段对补贴申领、交易支付、资金核销等环节信息进行交叉核验和比对印证,确保购买人身份信息真实性与交易信息真实性。做好大数据分析,对虚假交易、一机多卖、大量囤货等加强监测预测预警,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严格防范风险。(据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