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实验幼儿园大五班的孩子,用PVC管、板材等自制的汤桶架投入使用,真正解决了他们自主打汤时汤桶放置的问题,引得全园幼儿纷纷效仿,水杯架、娃娃推车、热熔胶枪架等自制创意作品应运而生。
近日采访发现,这所幼儿园致力于培养爱动脑、动手的问题解决者,让幼儿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底气源于幼儿园着力打造一支面向未来破解难题,探寻幼儿成长“密码”的教师“特种部队”。这群教师结合近20年来持续开展的幼儿“经历学习”研究,引导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并积累各种知识、经验和技能,发展相应的能力,健康成长。
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创新思维
“冲呀!”“快来运送弹药!”这天,无锡实幼一个班的幼儿户外“野战”正酣,“对战”的软质球被扔到了树杈上。少了“子弹”,孩子们只能暂停“战斗”,向老师求助。
老师从中看到了教育契机,一场“拯救子弹”的项目活动随即展开。“用力摇树,‘子弹’说不定就掉下来了。”“用一个东西扔,把它扔下来。”“用棍子去够吧。”经过一场热烈的讨论,老师陪着幼儿逐一试验他们提出的方法。幼儿们寻找各种材料制作“拯救子弹”的工具……在这次活动中,他们不仅收获了很多生活经验,还在不久后凭借经验成功“解救”了一个滚出校门的皮球。
在无锡实幼,如“拯救子弹”这样的项目活动常常开展。幼儿们在巨响中发现附近楼房在拆迁,老师便引领他们连续观察、深入探究,开展了关于爆破、挖掘机履带等多个项目的探究活动;从孩子们普遍喜欢的小汽车入手,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动手,从经验中提炼、串联知识和经验,“制造”带功能的小车。
如此多样且有助于孩子们能力发展的探究活动,出自无锡实幼STEM教育研究团队之手。2017年,无锡实幼被授予“江苏省STEM教育项目试点学校”,同时组建了一支团队,成为儿童科学教育启蒙的探路者,依托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的子课题《幼儿园STEM教育活动内容与策略研究》展开持续性研究,以期在课程质量和幼儿终身学习品质方面获得新突破,为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创造许多可能。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辐射引领
开展STEM教育研究并打造一支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实验团队,困难重重。幼儿园开展STEM教育活动不能小学化;开发符合各年龄阶段幼儿特点需求的STEM活动难度不小;STEM教育活动要与日常开展的科学活动有所差异……“开展这项研究对老师的素养要求很高,我们还没有可参照的课例。组队之初,我们心里其实是迷茫的,在实践中还是会不自觉地运用传统的方式。”该团队核心成员宿春梅说。
不惧挑战的团队成员们常利用下班后的时间研讨,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寻找实践策略。在幼儿园的全力支持下,该团队还充分利用园外专家资源弥补知识储备不足、提升STEM素养,明确教育目标。团队还通过设立不同年龄段实验班落实研究任务,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园内外研究小组,定期开展园内STEM活动、实验班讨论会、现场展示研讨会等,形成教师团队学习共同体,在互助探讨的过程中实现共生共长。
经过不断学习,老师们从最初认为践行新理念会增加工作量,到后期主动申报STEM教育活动,带动了更多教师加入探索,促进园部逐渐形成一套以生活为来源、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的STEM实践课程。研究呈现了鲜明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实践样态,提升了幼儿素养和教学质量。
无锡实幼的研究项目入选了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十四五”重点课题《支持幼儿经验生长的幼儿园STEM项目群的开发和研究》。该园的工程教育案例获“无锡市工程教育优秀案例集成果征集”特等奖。“我们还在交流与实践中提升认知水平,比如,幼儿不一定要在一味试错中获取经验等,还可以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在调查寻访中、在与同伴或成人共同讨论探索中,解决问题、生成经验。”宿春梅说。
形成一套机制 勇于攻坚克难
STEM教育研究团队只是无锡实幼教师“特种部队”中的一支小分队。另一支小分队“经历·共生”融合教育团队自2020年成立以来,持续提升对特需儿童评估的专业性,还根据“一生一案”为特需儿童配备专门的导师,通过医、教、康互融助力特需儿童成长,形成融合教育的“实幼方案”。这一支支小分队聚合成的实幼“特种部队”,是我市唯一一支学前教育学段的“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
团队核心成员杨优优介绍,这支面向未来、攻坚难题的跨界团队成功立项以来,以“经历·共生”作为建设的主旨与核心,探索新时代幼儿教师立德树人的措施、方法和路径,近年来积极践行“1+5+N”的教师发展链型影响模式,即以1位“四有”好教师团队成员为引领,带动5位左右的中青年教师开展项目研究,通过成果分享、公开课示范、学术讲座等方式扩大团队影响。“我们还将最新的理念、实践和研究成果不断向周边辐射,带动教师群体共同发展。”她说。
“特种部队”的成效,已然显现。该园副园长刘芸介绍,该团队成员带动全园教师开展“经历学习”课程续进研究,出版专著、系列绘本,发表论文近40篇。园部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在不断进阶,在江苏省学前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2名教师获一等奖。全园共有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等骨干教师40人,占比52.5%,教师发展各项数据均领跑全市同学段学校。幼儿园也取得了全方位发展,获得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优秀学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等30余项荣誉。
很多幼儿家庭都视这所幼儿园为一座用爱和智慧构筑的“太阳城”。一位家长表示,那是因为这里有一群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是孩子们的“小太阳”,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在发光发热。(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