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发布,轰动业界。该款机器人的背后,离不开无锡巨蟹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的“一臂之力”。
“我们为该款机器人提供了除手以外的上肢部分,为其核心部件之一。”巨蟹智能创始人赵伟介绍,为了这个产品,团队前后一共打磨了半年之久。“这个产品的需求很‘矛盾’——既要能防爆、载荷大,又要重量轻。”为此,赵伟和团队从减速器的构型开始,对整个承力的关节模组进行迭代式创新。“我们具有自主研发制造减速机、关节等核心零部件的能力。”回忆起当初的制造过程,赵伟唯独对其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部件念念不忘,“这个直径才12毫米的零件,在测试时一直坏,一直达不到要求,后续从零件的材料开始改进,提高表面硬度等性能,磨了十多遍才成功。”
这个小零件为何如此受重视?因为它便是解决“矛盾”需求的关键一环,能让机器人的肩部关节的极限载荷达到100公斤。在此带动下,机器人的手臂末端载荷达到20公斤,远超业内人形机器人。
“天魁1号”成功后,企业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不少订单“慕名而来”。“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和江南大学,都来找我们合作!”赵伟由衷期待,通过参与院校的科学研究,能挖掘产品更多的落地应用场景。
“‘天魁1号’便是专为工业危险环境而设计的。在不适合人类工作的环境中,替代工人的工作,更能体现人形机器人的价值。”赵伟印象最深的一笔订单,来自一位海外的客户。这位客户将采购的机器人应用在有着早晚温差大等恶劣和极端环境的沙漠中,开展户外产品的安装工作。
随着产品技术的精进,巨蟹智能进入了业绩的快速增长期。“今年1月就已经接到2000多万元的意向订单。”赵伟预计,2025年的业绩将是去年的翻一番不止。不仅如此,就在1月中旬,为了扩大产能,巨蟹智能搬入了无锡经开区为其打造的6000平方米新厂房,赵伟相信在新的地点,企业将书写新的篇章。(徐兢辉、陆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