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春晚现场,唐诗逸的舞美不美?她手里拿的扇子美不美?那把扇子就是我做的。它是一把双面绣的宫扇,绣的是芍药花。”最近,无锡精微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红育通过个人视频号“刺绣大师赵红育”,为网友带来了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一个非遗“彩蛋”,那就是青年舞蹈演员唐诗逸手中的宫扇。连日来,赵红育带领工作室的绣娘们一直在赶订单,目前,同款刺绣扇子的订单已排到3月份,客户中还有海外人士。
“唐诗逸一出场,我就注意到她手上的扇子了,绣的好像是一朵花,人美、花美、景更美。”“只注意倪妮手上的扇子了,这会儿看起来,唐诗逸手上的扇子也好美啊。”……网友纷纷给赵红育的这条视频留言点赞。赵红育刺绣艺术馆副馆长贾小琼表示,春晚播出后,联络工作室的人很多,他们平均每天要接几十通电话,都是来咨询春晚同款团扇定制事宜的。“每把团扇都是手工刺绣,从挑选丝线,到勾勒图案,再到一针一线的刺绣,每一步都无法速成。”贾小琼说,就拿赵红育以吴冠中的《怀乡》为蓝本创作的团扇来说,虽然图案一样,但因为是手工绣制,所以,每把扇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定制一把,大约需要20天。
2025年总台春晚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非遗元素大放异彩,正以新的面貌走进新的时代,成为被需要的生活方式。“这对我们非遗传承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发展契机。”在赵红育看来,此次无锡精微绣得以出圈,除了春晚带来的巨大流量,还有非遗作品本身的吸引力。“目前,订单正源源不断地从各地‘飞’来。”贾小琼透露,其中不乏来自海外的订单,一些身居他乡的客户看了春晚后,勾起了对江南故乡的思念,千方百计联络到了他们,希望订购同款团扇。“很意外,也很开心。”贾小琼表示,春晚的效应还在继续,最近,有很多自媒体达人慕名到访工作室,拍摄、宣传无锡精微绣,而绣娘们也将用好流量,努力传承创新,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热爱非遗。
(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