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安宇
“伯渎河体育中心和伯渎河文化中心相继竣工,以后家门口会有更多的文体活动!”前不久,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两座大型文体设施接连落成,让居民们感到欣喜。“无锡高新区发挥自身优势,以科技赋能,打造区域文化和体育创新创意产业集群,不断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出新出彩,助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无锡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引领,文化产业向“新”提“质”
近期,微短剧《代驾老爸是大佬》在互联网短剧播放平台热播,到目前为止播放量已高达2000万。这部65集的微短剧制作方是落户无锡高新区的易视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人士介绍:“我们采用了工业化生产模式和AI技术,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从剧本生产到拍摄完成仅用两周时间,而用传统方法的话要半年左右。”
采访中了解到,文化产业纳入无锡高新区“6+2+X”现代产业集群和“5+2+N”未来产业布局,通过创新引领,数字文化装备制造、互联网广告、数字新媒体、网络视听、电子竞技、文化旅游六大领域齐头并进,涌现出一批文化科技融合领军企业。
2024年,该区118家规上文化企业预计实现营收超800亿元,占全市总量的一半,创历史新高。
创新引领,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无锡特有运算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用AIGC技术设计1万张海报,2个小时就能搞定,而如果用普通的设计方法, 一个设计师1天最多设计30张海报,1万张海报至少得11个月才能完成。AIGC技术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发挥特色园区优势,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无锡软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江伟介绍,目前无锡(国家)软件园五期、六期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中,届时将引入更多的创新型文化类企业。目前,园区内50%以上的企业属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支撑起了园区营收的“半壁江山”。
加速建设,专业园区扩容“筑巢引凤”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对体育运动和健身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大家期待的伯渎河体育中心预计今年二季度投入使用,届时将引入更多赛事活动。”无锡高新区文商旅集团人士表示。
体育场馆建设多点开花,居民健身更便捷。伯渎河体育公园、太科城芯虹体育公园等高品质街头游园相继落成,为市民提供更加多样、便捷、专业的运动服务。原本一些普通的公园,植入科技元素后变成“智慧公园”。比如打篮球时,市民可从公园的管理系统中下载自己的运动视频,分析运动数据,纠正打球动作,从而提升运动水平。
室外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也驶入“快车道”。2024年无锡高新区实施老旧设施更新,投入227.5万元建设健身路径、篮球架、羽毛球架、智能健身驿站等体育设施共979件。目前该区已拥有19片室外公共健身场地。
AI下棋机器人可以教大家下围棋和象棋;智能网球拍可通过手机App显示击球的速度、力量等数据;无接触式心率传感器能“隔空”检测运动员的心情、心率……无锡智慧体育产业园的企业各有“黑科技”。园区董事长朱墨介绍,这里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集研发、生产、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孵化平台。截至去年,园区累计引进企业超180家,产值超过38亿元。为满足更多企业入驻需求,目前3万平方米的厂房已建成,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招商。
融合发展,全面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融合文化、体育与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有效提升大众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近年来,无锡高新区大力实施“文体旅”融合发展,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依托项目带动,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卡地”。目前,位于鸿山旅游度假区的“吴越文化数字科创谷”正加紧建设,该项目以文化、数字、科技产业为核心,通过搭建“IP内容创意+数字文娱技术+沉浸式体验”产业联动平台,积极助推数字科技产业领域与城市生态、文化体验、生活方式等实践场景融合发展。“吴越文化数字科创谷”由数字科技体验区、数字消费创新区、数字生活配套区三个区域组成,当前数字科技体验区的文化中心(首开区)已经竣工验收,一二期项目预计于2027年上半年试运营。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秉持“体育搭台、以体促旅、以赛兴产”的发展思路,以体育赛事为牵引广迎天下客,助力“文体旅”融合发展。聚焦辖区企业和居民多样化健身活动需求,持续打造“乐动高新”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品牌,网球、电竞、footbike等项目参赛规模、参与人数再创新高。去年5月,连续举办多年的传统龙舟赛事企业参赛规模达到上年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