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14日,市政府在中国电科第五十八研究所召开在锡大院大所创新合作座谈会,连续第二年在开春之际与高校院所负责人面对面深入交流、洽谈合作,共商新一年科技创新工作思路举措。市长赵建军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发挥产业科技创新优势,持续强化院所支撑赋能作用,着力放大技术溢出、人才溢出、公司溢出效应,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注入强劲动能。副市长周文栋主持座谈会,市政府秘书长陈寿彬参加。
会上,江南大学、中国电科第五十八研究所、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无锡学院、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中航工业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七〇三所无锡分部、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东南大学无锡校区、中石化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以及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等17家高校院所负责人,分别作交流发言。大家围绕建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招引共享高端人才、联合攻关关键技术、推进区域创新合作、支持太湖实验室建设、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做强信创和生物医药产业、强化耐心资本赋能等方面畅所欲言,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意见建议;滨湖区和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互动交流。
在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大院大所与我市合作成果、逐一回应大家意见诉求后,赵建军指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决胜之年,科技创新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首选项”“必答题”。无锡将在去年“聚焦聚力、群策群力”基础上,坚持强化“走深走实、提质提效”,进一步深化与在锡大院大所的对接交流合作,清单化实施、节点化推进议定合作事项,力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一是突出自主创新,提升资源贡献度。聚焦夯实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推动在锡全国重点实验室各展所长,支持太湖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争取更多高能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无锡,鼓励高校院所瞄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强化科技攻关,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争取更大创新话语权。二是突出市场导向,提升成果转化度。用足用好平台、园区、企业、基金四方面资源,一体扩大新研机构、创新联合体、产业链资源、专业并购资本等优质供给,注重“揭榜挂帅”等项目组织方式运用,落实“三首”产品支持政策,发挥场景创新“撮合、融合、聚合”作用,加快完成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的“临门一脚”。三是突出激励保障,提升人才活跃度。鼓励科研人员与供应链上的民营企业设立市场化合资公司,加快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渠道,形成更多“产业教授”“科技副总”,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依托高校院所大力引进高层次紧缺型人才,落实高校毕业生留锡率挂钩支持政策,让各类人才在无锡“有盼头、没顾虑”。四是突出深化改革,提升工作显示度。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下转第2版)
强化支撑赋能放大溢出效应携手合作共赢
(上接第1版)打破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性障碍,特别是重点抓牢“一谷”“一院”两个关键点,高水平推进山水东路科创谷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好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的纽带作用,更好服务院地合作、企业获益、产业提质。
赵建军表示,在锡大院大所既是科研国家队,也是创新主力军,期待大家继续关心无锡、加持无锡,积极导入优质载体、平台和资源,多赋能企业,多助力发展,把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无锡产业优势,携手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市政府及各相关地区、部门将提供更加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用心用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创新人才心无旁骛勇攀科技高峰营造良好环境。
会议通报了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2024年创新合作座谈会有关事项推进情况,研究会商了2025年重点合作事项,并就我市正在制定的促进全链式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征求意见建议。(王怡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