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区域新闻

堰桥村前“太平龙灯”入选市级非遗

  近日,无锡市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涉及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民俗和传统舞蹈等类别,来自惠山区堰桥街道天上村前的太平龙灯名列其中。

  太平龙灯迄今有450年历史,可追溯到明代,是村前村的一大特色。相传,明朝正德年间,堰桥村前胡氏后裔十九世孙胡涍(号莲渠)为祈求国泰民安,奏请皇帝,塑造了一双龙灯,名为“太平龙灯”。此后,宫中每逢节庆盛典,都会舞动太平龙灯祈求太平。胡莲渠辞官回乡时,皇帝允许他带回一条太平龙灯。归乡后,他组织村民训练舞龙之技,每逢村中过节庆典,都会舞龙灯庆祝。

  天上村前太平龙灯长18米,包含前置夜明珠、龙头、龙身、龙尾。龙灯队标准配置由20人组成:领灯1人,负责传递引导去各地方进龙;夜明珠1人,龙头跟随夜明珠舞动;小丑1人、龙头1人、龙身7人、龙尾1人、锣鼓乐队8人,锣鼓乐队跟随领灯一起迎接龙灯的到来。1988年,太平龙灯曾经参加上海第二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受到中外人士广泛赞誉。

  如今,天上村前太平龙灯共有3条,平时收藏于天上村前街区的胡文昭公祠内,舞龙队成员平均年龄超过60岁。每逢重大节日时,如春节、重阳节、冬至等,村前舞龙队都会出游舞龙,增添太平、祥和、富足的氛围。

  过年的农村,舞龙是最不能少的大戏。巨龙蜿蜒游走,身姿矫健,穿梭在人群与烟火间,带着全村人的希望。今年春节,“太平龙”连续巡街,给节日增添浓烈氛围,引得游客、网友纷纷点赞。(胡建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