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我市新增3个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幼有所育、幼有优育,为城市增添温暖底色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认定名单,我市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榜上有名。至此,江阴市、梁溪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无锡经开区已创建成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优供给、强保障、促发展、提质量。至2024年底,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为67.1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17%,省、市优质园覆盖率达93.06%,盘活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在满足区域内3—6岁儿童入园需求的基础上,共有近150所幼儿园积极提供托育服务,为近3000名婴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托育服务,实行托幼一体化管理。我市已构建起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服务民生、服务强国战略的建设。

  江阴市:探索创新,大幅提升普及普惠水平

  江阴市坚持把学前教育作为政府发展教育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瞄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建设目标,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全市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政府统筹保障持续增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社会认可度明显提高。

  加大财政支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江阴市将学前教育发展纳入《江阴市教育设施布局“十四五”专项规划》,统筹人口变动等因素,建立以公办为主、非营利性民办为辅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公办幼儿园财政补助政策,设立民办园发展专项基金,确保各类幼儿园均衡发展。

  坚持均衡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江阴市通过“领航”“启航”“引航”等项目,完善全梯次人才培养生态,营造教师成长良好环境。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推动骨干教师向薄弱园、新办园流动,提升整体师资水平。

  聚焦内涵建设,提升保教质量。江阴市与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建成“虞永平工作站”和“江阴市运动空间研究中心”,引领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研训驱动,建立“全覆盖、全过程”的区域教研联动,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构建智慧共育教研新生态。

  锡山区:推动各项优质普惠举措落地落实

  锡山区始终坚守为民初心,全力推进实施教育强区战略,着力夯实区域学前教育发展基石,一体推动学前教育“优资源、调结构、强师资、提质量”等优质普惠举措落地落实。建立以区为主、区镇(街道)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形成公办为主、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出台《锡山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全面推行公民办园一体化管理,实施行政、教研、师训、督导四位一体的“一揽子”工程,构建“三级孵化”项目驱动机制和“多维联动”教研支撑体系。区域整体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形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锡山实践样态,在江苏省课程游戏化视导中获得管理保障水平和游戏化实施水平两项“优秀”。

  目前,锡山区全区公办幼儿园覆盖率89.5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4.59%,省市优质园覆盖率94.75%,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美好期盼,着力建设具有锡山特质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本,奋力打造“全域均衡、全面发展、全民满意”的教育高地。

  惠山区:积极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惠山区以“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主旨,以“强基、促优”为内核,聚焦“幼有优育”目标,积极构建公益普惠、均衡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近5年,新增省优质园19所,省市优质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8.05%。优化学前教育管理机制,探索协同研发、同向合力的整体发展模式,出台《惠山区关于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建设的意见》,在全市率先探索“园际联动、公民结对、协同共进”的发展路径。推进科学保教,突出内涵发展,成立学前教育办公室,将行政管理和教学研究归并整合,聚力推动全区园所实现高质量发展,省级项目“区域共同体建设背景下幼儿园课程生长力的续进研究”成功立项,“管理与保障水平”“游戏化实施水平”两个项目在省视导中获评优秀。(锡基)

  本文配图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