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老城厢提升“青和力”

盛岸市场附近多了条文化漫游路径

  本报讯  “这里画的是以前的饭箩巷?”“看着这些画,我想起了小时候在河里抓鱼的日子。”最近,不少市民和网友发现,网红市场盛岸市场附近又多了一条文化漫游路径:从红船场出入口过马路,进入盛岸里,就能看到一幅反映惠山社区历史变迁和居民生活的彩绘作品“跃”上墙壁。不少专门前来打卡的网友告诉记者,老街巷烟火气与彩绘画面碰撞出别具特色的体验感。

  “邻里间的温情、治愈的烟火气,虽然平淡,但会发光。”“巷子里的美食是最幸福的味道。”墙面上朴素的文字很有治愈感。沿着街巷往里走,处处有惊喜,饭箩巷的蔷薇花、前盛岸的绣球花、孙巷的葡萄架、姚巷的凌霄花,按照墙面上文化导视的指引,都能寻找到它们的踪迹,“这些街巷元素都是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提炼出来的在地文化,还有橘子树、月季、蔷薇,都是居民自己种植的,与彩绘相映成趣,到时候再来走一走,这条街巷会更有趣。”社区工作人员邓菲告诉记者,在这条不到1000米的小路,不仅有腐乳浜河道、惠山泥人工作室,还能遇见饭箩巷竹编文化、老惠山人日常生活、惠山社区村史等各种场景,在“路径终点”——盛岸市场文创展示馆内,还有本土文化的各类文创产品。

  “这条路一方面让辖区居民产生文化认同,也让外来的市民游客增加新体验。”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提升老新村街巷的“青和力”,是推出“惠然肯来”文化漫游动线的初衷。据悉,这一片区分成南北两片,南片区包含饭箩巷、孙姚巷等居民区,北片区则是盛岸市场、红船场以及盛岸里、前盛岸、田屠里等居民区。盛岸市场商户多居住在北片,与本地居民的融合度不高。加之老新村巷道环境复杂,缺乏适合的公共空间,而乘坐公共交通来盛岸市场打卡和Citywalk的市民游客也常常在街巷中迷路。“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了,现在来市场玩,不仅有好吃的,还多了许多有趣的小巷子可以‘寻宝’,我越来越喜欢来这儿拍视频了。”记者遇到网红达人“贪吃小二”时,她正在拍摄前盛里老巷子墙面上的连环画。

  文化路径内的硬件设置只是起点,记者了解到,当地居民已经成立了以“凌霄”“蔷薇”“绣球”为名的邻里互助队,盛岸市场商户也组成“南来北往”“美食每刻”“肉池菜林”等商户互助队,日常对路径沿线进行保洁、志愿引导。

  “我们期待越来越多年轻人能来到这里,不仅仅是来打卡、游玩,还愿意住在这里、留在这里,为老新村街巷带来新活力。”邓菲说,未来,在地文化还将更多被融入街区,构建周边业态与居民间的连接,形成社交环、健康环、休闲环,让这里从“网红市场”扩展为“网红村巷”,从而真正成为锡城的文化地标。(韩玲、见习记者 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