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桃为标识,植入种桃、播麦、喂宠、烧烤等项目,占地150亩的桃田里亲子田园综合体最近开放,成为阳山生态休闲度假区今年建成的首个“焕颜”项目。“围绕中国首个农文旅型国家级旅游度假胜地发展目标,阳山‘腾笼’换新,释放文旅和产业用地,打造‘桃文旅+’复合型度假产业格局,加快推进一批新型文旅地标项目建设。”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阳山镇)负责人说。
以桃为媒,挖掘文旅新质生产力。从牌楼左拐百米,新建成的阳山桃田里即将迎来春天。憨态可掬的松狮犬“二狗”出门迎宾,大片麦田绿意盎然,小火车在田间缓缓穿行。这一项目借助阳山特色桃源农耕文化,搭建“文化、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体系,还原昔时阳山脚下儿童游玩场景。高大的稻草人和“背靠田野”梯田景点,成为最吸引人的打卡点。“休闲服务区、田园乐享区、农事研学区和原野体验区,有自助的喂养兔子、小羊等互动项目,还可以采摘田间蔬菜自己做饭。”惠山文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营运办项目经理毕秋月说,项目团队更多因地制宜“研发”以桃为核心的原创节目单,并借大阳山和一路之隔的大片桃园美景,打造覆盖四季的活动内容。独具特色的原野体验区“桃田工坊”,设置了手工艺、研学课程的场所,还可以体验唐宋时期农耕机械。
治理“母亲河”,串起“全景图”。度假区(阳山镇)水利站副站长王翔是阳山河整治的参与者,这条贯通阳山核心景区内的骨干河道,也是阳山百姓心中的“母亲河”,全长3.15公里,流域面积16.35平方公里。“依托重点片区水环境整治EOD项目,在严格保护和持续优化优良生态资源的同时,通过河岸和道路美化,把沿岸的阳山紫藤园、桃心小岛露营基地、院士小镇、花间堂·桃花岛酒店、惠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地标串联起来,形成阳山独特的‘桃源溪境’景观带。”王翔说,目前实施的阳山河南段(桃源南路至金鸡墩桥)景观环境和形象提升工程,将进一步把镇区、景区景观环线贯通,提供休闲活动型自然空间和亲水体验等服务,形成阳山滨水旅游的“全景空间”。
立体布景,向“高”攀升。最近,焕然一新的安阳古道,成为阳山游客新去处(如图)。安阳古道改造提升项目分为沿湖片区与沿山游览步道两大区域,实施台阶出新、绿化提升、节点改造、便民设施优化、安全防护升级等,目前已完成开放。安阳山是由1.4亿年前侏罗纪末期地壳构造运动(燕山运动)形成,是华东地区唯一一座锥形火山。“安阳古道主线全程约2.1公里,共有约1180层台阶。”度假区(阳山镇)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石瑛说,改造升级后的古道台阶,采用整石台阶、贴面台阶、汀步3种工艺铺设,拓宽了台阶宽度,行走起来更舒适。“沿线石阶和栏杆都依山而改,串联蝙蝠洞、扁洞、文笔峰等人文景点,设置‘鸳鸯石’等打卡点,沿路和观赏点都优化了导向标识,设置休憩座椅。”石瑛说,此次新增了便民驿站,为登山者提供饮水、食物等,服务设施配套全面提升。
更多“桃文旅+”擦亮阳山“文旅融合”金名片。在阳山西路与桃源西路交叉口东南侧,阳山湖国际度假酒店已于去年底开工建设,赶在今年春节前完成了桩基施工,当前工程建设马力全开。惠山文商旅集团项目负责人说,预计今年9月完成项目主体,2026年年底完工,“这一以桃文化为主题的新中式园林度假酒店投用后,将补上阳山高端住宿的短板”。同样在抓紧施工的还有阳山“桃心小岛”露营基地,营地东北角正在建设一个“新客厅”,未来成为供游客休闲、社交、体验文化的休憩场所,预计今年3月中旬竣工。(裘培兴 文/敖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