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山
“看,风筝飞起来啦!”立春那日午后,阳光普照、暖风拂面,我与友人在梅里古镇的一处公园散步,闻听身边一名稚童的呼声。昂首望去,只见一只硕大的漂亮风筝在风中翩翩飞舞,五彩斑斓的颜色与蔚蓝的天空交相辉映。不一会儿,又有一只风筝腾空而起。惊喜之余,我不禁浮想联翩。
风筝,又名纸鸢、风鸢。相传,春秋时期,鲁国的公输般曾做木鸢以窥宋城;秦末,韩信发明篾扎风鸢;汉朝蔡伦发明造纸术后,风筝普遍改为纸张制作,被称为纸鸢;五代的李邺在纸鸢上安装竹笛,风动笛鸣,犹似古筝之音响于天空,风筝由此得名。
在无锡地区,人们习惯在每年开春后,走出家门,去田野、公园、广场放飞风筝,沐浴春光,愉悦身心。在我看来,无论是古代较粗拙的木鸢、篾鸢,还是现在先进的机械风筝、遥控风筝等,都具有极其鲜明的象征意义。色彩缤纷、风姿绰约的风筝,一直翻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天空,象征着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叹服、憧憬。
每只风筝都是一个美丽的精灵,执着、奔放、悠然,向着春天的深处飞舞,带来生机盎然的春意。它们总是迎风而起,如同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奋力拼搏、勇于进取。这也让我悟出了卓越来自平凡、崇高来自低微、奇幻来自寻常的道理。
每只风筝都标记着一个人生高度。风筝钟情春天,因为春天总为世间万物提供成长的机遇,并为它们开辟成长的路径。每只高飞的风筝,虽然有时会遭遇气流、遇到阻力,但总是百折不挠地朝着力所能及的最高处飞去,最终与苍穹白云融为一体,成为仰望的焦点……
我的遐思被阵阵欢呼声打断,再次举目望向天空,发现又有好多只风筝正飞向蓝天,蔚为壮观。我心中又一次泛起激动的涟漪。我真诚地希望所有人都能将自己的梦想,在春天里放飞,让它沐着明媚春光,迎着和煦春风,扶摇直上,成为一道曼妙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