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省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无锡+21

地方文化“磁场”聚集资源吸引人气

  本报讯 日前,2025年度“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名单公示。无锡共有谈村影剧院、胡氏公立蒙学堂展览馆、状元古道沿线新型文化空间、无锡钟楼图书馆、崧美术馆、英润书院、“剧说月城”文化共享空间、宜兴东坡书院等21处空间入选。这些空间满足了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形象。

  当前,江苏省大力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一批集阅读、休闲、娱乐、教育、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涌现出来,成为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记者注意到,无锡入选此次打造名单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遍布全市各地,涉及展示馆、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工业遗产、民营美术馆、城市书房等不同类型的场所,甚至还有网红徒步路线,充分展示了无锡各地的文化风韵。状元古道在无锡市民中知晓度很高。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增多,状元古道的整体环境和配套设施也进行了改造提升。如今,古道沿线,不仅有凉亭、星级公厕、直饮水点,升级的观景台还配有望远镜,太湖、三山岛尽收眼底,沿途开有状元面馆、咖啡馆,让大家徒步中可以坐下来感受山林野趣。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打造,除了注重提升空间的“颜值”与“内涵”,彰显地方特色也是打造要素。比如入选本年度打造对象的红船场,将老建筑进行了更新改造,结合无锡船厂历史和航运文化,升级成了工业风的“红船文化艺术休闲园区”,成为年轻、时尚、文艺的商业新地标。再比如入选本年度打造对象的顾宪成纪念馆,也是我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的典型案例。焕新后的纪念馆,融入了书房、书场、特色农产品展厅等新场景,使纪念馆的阐释性、互动性、体验性更强。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承载、展示、传承着地方文化,成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基层阵地。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江苏将扶持打造一千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省市县三级文旅部门通过资金补助、队伍培训、展示推广等措施,每年集中验收一批打造成熟的空间。据统计,加上前期的65处,我市省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将增至86处。与此同时,我市也在积极推进“艺术拾珍·美好空间珍珠链”计划,全力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好去处。在无锡,一处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成了一个个地方文化磁场,聚集了资源,更吸引着人气。(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