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在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积极作为

奏响区域协调发展奋进强音

  在时代发展浪潮中,如何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纵深迈进,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写意”变成“工笔画”?怎样加强与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从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发展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这也为无锡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路径指引。

  一年来,无锡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重要战略机遇,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宏大愿景逐步细化落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核心要点,加速融入区域发展的全新格局,在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积极作为,全力争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全新定位

  擘画山海新图景

  十年后的无锡,将会绽放怎样的盛景?上月,《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令人备受鼓舞的是,国务院在批复中明确了无锡的重要地位——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无锡将更有底气和信心打造‘世界看中国的标志性窗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回顾2009年上一轮城市总规批复时,长三角一体化尚未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长三角以“世界级城市群”的定位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地位显著提升。

  起手布局,落子成势。

  “如今,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的无锡,正以更高的战略格局和宏阔视野全面对接上海大都市圈。”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无锡协同编制《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近期行动计划》;建成启用国联上海金融运营中心,揭牌成立上海—无锡人才创新发展中心;沪苏锡通综合枢纽入围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范围……

  与此同时,无锡全力推进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牵头编制环太湖科创圈空间协同规划,共同梳理环太湖地区生态、科创、文化、设施等发展定位,召开第三届苏锡常综合交通一体化联席会议,加快落实《苏锡常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加强南北纵向联动发展方面,(下转第3版)

  奏响区域协调发展奋进强音

  (上接第1版)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成功揭牌,江苏澄靖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召开“一地六县”联席会议,共同发布“一地六县”十大合作事项……无锡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的两大区域。如何当好两大国家战略的最佳“接”点?一年来,无锡积极开展跨区域融合联动,举办“双湾融合 共创未来”系列活动,启用无锡香港科创中心,引进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双湾”深度交融,携手服务新发展格局的精彩篇章不断续写。

  互联互通

  区域协同亲上亲

  1月14日是春运首日,苏州往返无锡硕放机场的“便民快巴”正式运营。

  “如今,旅客进了苏州的航站楼就等于进了无锡硕放机场,可以享受‘一站式’乘机体验。”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伴随着无锡硕放机场苏州高新区城市航站楼揭牌,苏州旅客在“家门口”即可办理所有在锡出行的航班值机手续。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大格局深入推进,无锡、苏州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速,一系列战略部署、交流合作让两座兄弟城市“越走越近”“越来越亲”。

  今年1月下旬,继312国道苏锡“牵手段”望虞河大桥衔接段工程建成通车之后,该衔接段主线工程312国道新吴段(飞凤路至金城东路)建成通车。这一工程的通车,大幅缩短了苏州和无锡之间的通行时间,从苏州中环到无锡硕放机场,最快仅需15分钟,并且途中无红绿灯,通行体验非常顺畅,苏锡交通一体化真正迈入“快车道”。

  341省道宜马快速通道建成通车、盐泰锡常宜铁路正式开工,苏锡常城际铁路无锡段线站位方案基本稳定,联结苏州市区、张家港、常熟等地的轨道交通前期研究加快推进。无锡硕放机场总体规划获中国民航局批复,无锡(江阴)港与上海港、宁波港加强联动……一年来,围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无锡不断加强省市示范合作,持续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目前,无锡正加快开展沪苏锡通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相关工作,全力打造现代化物流枢纽示范城市。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春运中,无锡海铁联运以蓬勃之势跃动于长三角物流版图,成为区域经济复苏与产业焕新的强劲引擎。最新数据显示,1月14日—2月22日春运期间,无锡海铁联运总发运量达5800标箱,较去年同期提升44%。

  无锡班列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无锡海铁联运将锚定全年开行600列、发送50000标箱的总体目标,全面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更强动能。

  一体共赢

  构建发展新格局

  去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本世纪以来首次实现年度Ⅲ类、全年达到“良好”湖泊标准。这背后,离不开无锡持续开创环境共治新机制,不仅牵头与常州、苏州、湖州等兄弟城市建立“联合河长制”等联动治水新机制,而且促成长三角“两区六市”共建环太湖科创圈,探索湖底隧道、水上游船等联动发展新模式。

  前不久,从浙江湖州到江苏无锡的跨省水上航线又传喜讯,这是继年初开通无锡到苏州水上旅游航线后的又一新进展。2月15日,市领导召开现场会研究落实太湖治理和促进文旅相关举措,并乘船赴浙江湖州考察会商协同治太、省际航线等事宜。此前,无锡、湖州两市相关部门已就开通跨省太湖水上游线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两地拟一同推出景区优惠政策,通过水岸互动开发旅游产品,“以水促岸”带动区域旅游,联合打造“环太湖”国际化的文旅IP。

  不仅在环保、文旅等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亦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题中之义。

  近日,国联民生证券项目合作大会在无锡举行,这是“国联+民生”正式合并更名后的首度亮相,其背后更是无锡深度融入长三角科创体系的战略抉择。未来,作为扎根无锡的国资券商,国联民生证券将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深入挖掘潜力,积极布局全国、放眼全球,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助力,为全球资本“引进来”提供金融引导。

  在长三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中,如果能跨区域、跨部门整合优势资源,就能利用科技与产业的双轮驱动跑出更强的发展速度。

  一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建设的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正式启用;无锡中微高科入选首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无锡分中心已形成技术服务能力;持续开展首台(套)重大装备联合认定,新增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30个;东南大学无锡校区集成电路学院实体化运行,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办学规模稳步扩大……“一体共赢”正在加快迈进。

  勇挑大梁,实干争先。从“太湖明珠”到“战略支点”,无锡以信心决心在“重要一翼”中体现担当,用实干笃行在“前沿阵地”中展现作为,当长江文脉与科创基因在太湖畔交织生长,无锡正以“小而美、精而强”的独特姿态,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写下充满张力的“苏南注脚”。(徐兢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