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智能客服有求必应 免票人群刷脸进站

无锡“智慧地铁”将上线新功能

  节假日大客流来临,列车“大脑”自动计算,缩短发车间隔;无障碍、免票人群从边门进站可刷脸识别;“智能客服”全天候响应,“出行问题我来帮”……这些智慧“选项”是不是你心中“未来地铁”的模样?记者昨日从地铁集团获悉,我市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正迈入智能地铁时代,随着地铁4号线二期信号施工项目招标完成,新线智能化建设正逐步落地,一项项智慧实用的新功能将随着新线开通服务市民乘客。

  “智慧车站”是什么体验?设想这样的场景:车站按照乘客习惯设置服务台,但服务台里却没有人,一处外观呈银灰色、正面是数字互动大屏、看起来充满科技感的“机器人服务台”正等待你发出指令,出行中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需求,只要语音对话“智慧客服”,或在“互动屏”上点击问题检索,10秒内就能得到回复,如果需要启动人工协助,“智慧客服”也会第一时间“叫”来客服“小姐姐”。

  “语音购票、失物招领、车次查询、出站导航、紧急援助……90%以上的常见问题都能实现闭环处理。”无锡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地铁智能客服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新一代乘客服务中枢,通过多维度交互终端与云端平台联动,实现全天候智能响应,单日处理咨询量可达人工客服的10倍,减少70%人力需求。

  每次到了“五一”“十一”假期或是春运,地铁客流都会激增,“闲时跑空车、忙时等车久、上车没座位”常常被乘客诟病,这时,无锡地铁都会进行临时“调图”,加密高峰时段列车班次,缩短间隔时间,尽量增大运力,让乘客少等一会儿。如果列车有个“智慧大脑”,自动“赶路”、主动“加班”,车站运行效率将大幅提升。

  “这个设想在第三轮轨交建设中将实现。”无锡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编图系统让固定的运营时刻表“活起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建模技术,根据车站实时客流,自动调节车次和运行间隔,真正实现“智慧运行、车随人动”。记者注意到,无锡地铁控制中心的“环绕式”大屏后台已嵌入这些智慧模块,为后期动态调图做好准备。

  新一轮地铁建设的“聪明点”体现在服务细节中。闸机口一旁的边门可服务特殊人群进出站,以往常常要拿着证件去客服亭找地铁工作人员开门,“新线建成后,这个门将实现‘刷脸’无感进出,这是地铁打破数据屏障、实现优待人群信息共享的创新之举,数据‘跑路’后,在地铁出行的其他服务环节同样能实现人脸识别快速验证。”无锡地铁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乘客意愿,个人信息将存储于地铁数据库,充分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处处用心,营造最舒适出行体验。新线中的电扶梯噪音将降低14.3%,地铁里“嗡嗡”的扶梯噪音可得到缓解,此外,新线在智慧安检、AI识别等方面的水平也有大幅提升,AI技术能快速识别车站内异常隐患,比如大客流、乘客突发意外等情形,并能及时作出反应。除了乘客的直接体验,智慧地铁还在车辆检修、运维保障等环节全面接入“聪明大脑”,打开“未来地铁”之门,优化市民乘客出行体验。

  根据地铁集团发布的《无锡智慧地铁规划》,将借助数字化解决方案,把物联网、云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智慧地铁建设发展,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升级,打造智慧绿色城轨。眼下,伴随地铁4号线二期进入轨道、信号、综合监控等系统工程施工,这些“新技能”将从蓝图变成现实,智慧地铁将正式“发车”。

  (孙倩茹、见习记者 杨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