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警方周刊

江阴:专注实战练兵 筑牢平安防线

  2024年以来,江阴公安积极响应上级公安机关号召,紧紧围绕“一切以实战为中心”理念,坚持“全警普训、专业专训、合成实训”思路,持续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工作。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的训练,江阴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守护社会平安稳定提供了坚强保障。

  聚焦实战导向,激发练兵内驱力

  “各小组注意,按预定方案行动!”在江阴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训练室内,一场模拟街头暴力犯罪处置演练紧张上演。面对持刀“歹徒”,民警们迅速组成战术小组,默契配合,运用精准的战术动作成功将其控制。这样逼真的场景,正是江阴公安紧扣实战开展练兵的生动写照。

  实战是检验训练成果的唯一标准。江阴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全警实战大练兵工作,将其作为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成立警务实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实训工作规划,并启动了常态实训机制。“我们要确保每一名民警都能参与到实战大练兵中来,真正提升他们的实战能力。”在一次提升实训工作质态座谈会上,江阴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为使训练内容精准对接实战,江阴公安深入调研不同警种、岗位的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开设了涵盖治安管理、刑事侦查、交通指挥、网络安全等多领域的专业培训课程。同时,为了激发民警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江阴公安还健全完善比武竞赛、激励评价等机制,对训练内容、规模范围和质态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和综合研判,让每一名民警都感受到压力与动力,纷纷自觉投入到实战训练中。

  此外,江阴公安还十分注重警务辅助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新招录警务辅助人员培训、铁鹰铁骑能力提升培训等多期培训,全面提升辅警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战水平,确保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成为公安工作的得力助手。

  聚焦人才培育,增强练兵新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安队伍,江阴公安十分注重人才团队的建设,深化与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高校的交流合作,探索建立实用型人才培养和双向交流制度。通过聘请高校专家教授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展联合授课、联合技术攻关、联合业务培训等方式,江阴公安实现了高校科研、人才等优势与公安实战场景、工作经验的深度融合。这种协同互动与优势互补的模式,为新质公安战斗力强势赋能。

  在教官团队的建设上,江阴公安也下足了功夫。他们坚持“教官、课程、教材”三位一体统筹推进,选拔培养了一批省级、无锡市级、江阴市级教官。这些教官不仅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教学经验,还能够紧密结合实战需要研发精品课程和教材教案。为了提升教官的教学水平,江阴公安还定期组织他们开展研讨交流、备课说课等活动,通过复盘总结难点亮点、研发精品特色课程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名师名匠的引领作用,江阴公安还成立了多个民警工作室和随岗培训点。这些工作室和培训点不仅为青年民辅警提供了成长成才的平台,还推动了公安工作的创新和发展。2024年,徐明工作室“空地一体化智慧平台”项目荣获了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智能科技赛道三等奖。这一项目的成功研发和应用,不仅彰显了江阴市公安局的创新实力,也为实战应用提升了有力支撑。

  聚焦实战制胜,提升练兵硬实力

  为了检验练兵成果,激发民警的斗志和士气,江阴公安举办了多场比武竞赛活动。从执法规范化知识竞赛到警务实战技能大比武,从信息化应用操作比拼到应急处置模拟演练,这些竞赛活动紧密结合当前公安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检验民警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比武竞赛的形式,江阴公安选拔出一批精兵强将和技术能手,同时也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为提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江阴公安强化模拟处置演训和复盘总结工作。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制定详细、科学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多轮次、全要素的模拟实战演练,从指挥调度、力量集结、现场处置到后期保障,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模拟。演练结束后,及时进行复盘总结,查找问题短板,优化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这种“以练为战、战练结合”的训练模式,确保公安队伍在面对真实危机时能够迅速反应、高效处置。

  同时,江阴公安注重加强与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针对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主动上门开展安保培训和指导,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技能培训课程等方式,提升安保人员的业务能力。定期组织开展联合应急演练,模拟各类突发事件场景,检验和提升公安机关与相关单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在一次校园安全联合演练中,巡特警、派出所警力和学校保安人员紧密配合、协同作战成功处置了一起模拟的校园突发事件。这样的演练增强了基层治理单元的协同作战能力,确保重大风险隐患能够及时防范、化解和处置。(卢聚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