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我市与上海普陀区签署沿沪宁协同创新城市联盟合作备忘录

美美与共各扬优势 强强携手共担使命 在双向赋能中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本报讯 3月3日,上海市普陀区党政代表团来锡考察。当天下午,两地召开交流座谈会,签署沿沪宁协同创新城市联盟合作备忘录。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分别讲话。普陀区领导周艳、李荣华,无锡市领导陆志坚、周文栋参加相关活动。

  胡广杰简要介绍了普陀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沿沪宁协同创新工作情况。他表示,近年来无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光荣使命,无锡大地上创新浪潮涌动、创业脉搏跳动、创意文化悦动,处处可见“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普陀和无锡同样“因水而兴”,两地的战略布局、发展愿景不谋而合、遥相呼应。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是双方共同肩负的光荣使命。普陀将发挥上海“西大堂”的区位优势,举全区之力推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力争把普陀打造成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引力场、智汇源、创芯孵化器和服务中心”。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彰显各自特色,在科技创新上同向发力,在企业服务上同题共答,在要素流动上同频共振,共同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打造成为要素流动的黄金走廊、区域协同的示范样板,为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杜小刚对普陀区党政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普陀区给予无锡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我市有关情况。他表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2023年,上海与江苏两地党政代表团互访时,共同确立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相互赋能、共创未来”的合作愿景;在去年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上海、江苏等“三省一市”又发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合作强音。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围绕落实“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这项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和沪苏两地达成的合作共识,协同承担重大创新任务,协同驱动产业创新发展,协同打造良好创新环境,深入拓展创新协同、产业联动、金融赋能、人才引进等跨域合作场景,组建美美与共、强强携手的创新联合体,实现从前端高校院所创新策源到后端产业企业市场应用的“端到端”衔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担当使命、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贡献力量。

  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是2019年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有利于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协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充分对接普陀区“千百十”新质产业体系和无锡市“465”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资源禀赋,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通过深化创新政策、创新主体、科技攻关、创新人才、创新平台等方面的协同,助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锡期间,代表团先后来到无锡经开区、滨湖区,(下转第2版)

  美美与共各扬优势 强强携手共担使命 在双向赋能中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上接第1版)考察雪浪云工厂大脑展示中心、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

  近年来,我市积极融入和服务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全面加强与普陀区合作交流,2021年5月,组织参加在普陀区举办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市长论坛;2024年6月,与普陀等“六市一区”共同发布沿沪宁产业协同创新宣言;2025年2月,无锡、普陀等“七市一区”正式发起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作倡议。与此同时,我市政府部门、企业单位与普陀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对接交流活动,为两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高美梅、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