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脱胎换骨”、实现“鲲鹏迭变”,惠山发力奔跑“二次创业”新征程。
2月5日,惠山区以服务企业发展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邀请全区300家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代表共商产业发展,共谋转型升级,共话惠山未来。不久之后的2月21日,惠山区党政代表团快马加鞭考察苏州相城、吴江两区,深度学习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国企改革等经验。2月27日,惠山经开区29个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包括22个省市重大项目。锚定“十四五”决胜收官,惠山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密集吹响。
“全力以赴抓破题,凝心聚力抓落实,努力用中国式现代化惠山新实践的生动案例,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在服务大局中不断塑造新优势、打开新空间、作出新贡献。”惠山区委书记程松说。
凝心聚力,全国百强“史上最好”
近日,由无锡数据集团建设运营的无锡“算力超市”(无锡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DeepSeek大模型,完成本地化部署和调用。惠山超前布局建设的尚航科技拥有无锡最大的智算中心。位于惠山经开区的尚航科技全力投入此次DeepSeek的部署和接入工作,发挥了关键作用。“尚航科技将坚定不移紧跟国家战略,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打造自主可控的新一代智能化底座。”无锡尚航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杰说。
“最强算力”的背后,是惠山“史上最好”的延续。据统计,全区的经济发展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2.9亿元、同比增长5.8%,规上工业总产值2811.24亿元,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的排名前进到第25位,达到建区以来最好水平。
澎湃动能,在惠山集聚壮大,亮点频闪——
“高端要素集聚地”的动能充分涌流。“3+1”功能区布局持续优化,“三新四强”产业集群规模超2200亿元,“五未来”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00亿元大关。“一箭三星”逐梦空天,百望云数字产业大脑落地,科创太初算力中心启用,昭衍新药研发服务平台落地,总规模50亿元的无锡金易赋新生物医药基金正式运营。惠山区获评2024中国领军智慧城区,惠山经开区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蓝皮书”》、全省唯一。
“创新创业首选地”的活力竞相迸发。新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占全市1/4;获市级绩效奖补支持3家,占全市3/4。海莱新创、新瑞贝获评省独角兽企业,实现全区“零”的突破。蓝箭航天、超通智能研究院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为恒智能技术项目荣获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铭腾模具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30%,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枢纽经济新高地”的地位愈发凸显。盐泰锡常宜铁路、锡太高速、沪武高速开工建设,锡澄S1线建成运营,西环线北延、凤翔快速路北延竣工通车,快速中环惠山段、政和大道西延等项目加速推进。京杭运河苏南段航道“三改二”工程正式启动,全市首条“通港达园”短支航道基本完工。建成无锡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启用省内首个内外贸一体化海关监管场所,中欧班列开行量增长25%。
“生态宜居样板地”的图景生动展现。惠山新城中央公园升级改造“火热出圈”,精心打造7个“席地而坐”城市客厅,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7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阳山休闲旅游度假区(阳山镇)山南头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火炬村老古潭入选江苏省传统村落,惠山区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综合排名第一等次,洛社镇入选自然资源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
“美好生活向往地”的温度更加可感。山姆会员商店、杉杉国际名品购物公园、龙湖天街、阳山湖度假酒店等相继落地,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即将奠基开工,江南运河文化公园B馆建成、A馆和C馆封顶,堰桥街道“天上村前”历史文化街区登上央视总台春晚后成为新晋“顶流”。10大类40项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推进,3个项目分获“民心工程奖”银奖和“微幸福”民生工程金奖、银奖。
创新转型,向“新”提质动能澎湃
春节刚过,位于惠山高新区(筹)(洛社镇)的航空航天重大项目工地就响起机械轰鸣声,工人们正进行混凝土浇筑、钢筋加工及安装等作业,抢抓春光“加速跑”。蓝箭航天无锡项目负责人高德攀说,项目共有三个主体,去年9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仅用6个月已经完成两个主体封顶,预计今年上半年将投入使用。项目将建设火箭高端智能制造基地和相关研发、试验及产业配套设施支持朱雀三号火箭发展,形成涵盖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关键技术产业孵化、相关供应商聚集的产业集合体。
从传统中走来,扎实的基础助力转型发展。惠山由乡镇企业起家,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备,特别是在机械制造、冶金、纺织等产业领域惠山配套较为齐全。“许多新兴产业都是被惠山的产业配套、优质服务等吸引而来的。”区工信局负责人说。2024年,惠山以数字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为引领,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低碳为支撑的“三新四强”产业集群规模超2200亿元,以合成生物、商业航天、氢能和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为代表的“五未来”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00亿元大关,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冶金产业比重已从67%降至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0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5%,实现产业的向高攀升、向新而行。
借力转型,惠山向“新”发展动能澎湃。无锡航空航天产业园一期项目工地上一片忙碌景象。“项目整体工程的完成进度达75%左右。”航空航天设备及零部件制造智能装备制造项目负责人叶振斌说。产业园是一个重点聚焦研发创新、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功能,承接产业化落地的专业载体。在玉祁街道,惠山未来健康科技产业园迎来一批新项目入驻,传统产业焕新初现形态。以空天产业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改变惠山传统产业的能级,助力产业形态的脱胎换骨。区科技局负责人说,惠山从40多年前创新引进“星期天工程师”助力乡镇企业发展,到首创“一镇一院一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再到吸引58位中外院士合作打造“院士经济惠山走廊”,至今建成院士领衔的产业人才集群10个,创新转型的动能正在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形成惠山更多的产业IP。
脱胎换骨,“二次创业”夯实未来
占地约163亩的无锡人形机器人产业园项目,落地钱桥街道后加快建设,园区以人形机器人制造为产业主导,以人工智能、数字信息为产业补充,着力成为集技术研发、标准厂房定制、产业服务中心为一体的创新研发型产业平台,力争通过技术龙头牵引、上下游共建的产研一体化模式,成为长三角人形机器人制造中心。而依托运河和洋溪河的滨水资源,无锡绿色航运交能融合产业园项目也将在钱桥分片区实施,北区为绿色航运产业园,南区包括科教城和文化城。
以传统制造业为根基的钱桥,发力全域产业的脱胎换骨,筑巢招引未来产业。这样彻底的转型,在惠山各个功能区并不鲜见。京杭大运河斜贯无锡市区,在洛社镇境内长约14.9公里。近年来,洛社镇推动大运河整治与改造工程。“我们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灵魂、科技为引领,打造生态美好、产业兴旺和商业繁荣的大运河绿色经济文化带,形成城区与运河和谐共生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洛社镇负责人说。自2021年至今,在腾退并复绿运河两岸面积达38.62万平方米的同时,积极推进江南运河文化公园建设,活化利用大运河南岸旧厂区进行整体更新。未来,公园将被打造成集产业提升、文化展示、休闲文旅、生态修复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成为无锡运河文化的新地标。
惠山区委五届十次全会明确深化改革的“五重奏”,提出要以“脱胎换骨”引领惠山“二次创业”新征程。“从‘一包三改’经验、‘四千四万’精神中汲取营养,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程松说。
弹好空间重塑、产业重构、财力重整、城市重建、活力重振的改革“五重奏”,开启惠山“二次创业”新征程。2024年底,随着盐泰锡常宜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惠山迎来高铁新城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规划中的惠山高铁新城面积约43平方公里,将结合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文化积淀等资源禀赋优势,打造以枢纽为核,“科学芯、产创芯、文化芯”三芯共振,科学人文湖区、创新产业园区、烟火宜居社区、芙蓉湖水乡客厅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启动惠山高铁新城建设,推动前洲、玉祁街道相向而行、融合发展。”惠山区相关负责人说。惠山目前正在深化“3+1”功能区建设,推动国家级经开区争先进位、省级高新区去筹创成、阳山旅游度假区加快“创国”、高铁新城全面启动建设。“围绕这四大发展主战场,依托惠山汽车及零部件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无锡(前海)跨境电商产业园、中欧班列等平台载体加快出海,在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融入双循环新格局中勇打头阵、实现腾飞。”惠山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挑起大梁。根据“脱胎换骨”的目标、“改革创新”的方向、“开路先锋”的定位,惠山将努力成为无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示范窗口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标杆。“站在加快‘脱胎换骨’、实现‘鲲鹏迭变’的关键节点上,我们将接过重塑发展优势、重振历史辉煌的接力棒,为惠山高质量发展拼出一片新天地,以更大的作为演绎这座城市新的精彩。”程松说。(裘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