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教育周刊

新吴区

领跑优质均衡赛道 开辟创新育人路径

  在近日结束的无锡高新区(新吴区)2025年教育工作会议上,高新区(新吴区)教育系统总结分析2024年全区教育工作,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精准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2024年,是新吴教育再度提档升级的一年。全区学前教育省、市优覆盖率达99.46%,普惠园覆盖率达96.76%,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率100%,保持全市领先地位。素质教育亮点凸显,课间15分钟和每天一节体育课改革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全国样板。新吴区还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面对新的发展起点,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柳结合新形势下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突出优质均衡,不断壮大教育资源“硬实力”;坚持引强培优,精准锻造师资队伍“源动力”;落实多维育人,全面培育未来人才“竞争力”;回应民生关切,切实增强教育惠民“保障力”等八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与内容。

  一系列重磅合作的推出体现新吴教育加速奔跑的决心。除了发布《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义务教育人工智能课程纲要(试行)》外,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教育系统与高校智库深度协同,开启思政教育体系化建设新篇章。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柳与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侯勇教授共同为“新吴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基地”揭牌。该基地将依托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构建“理论研修+实践浸润”双轨育人体系,后续将遴选一批实践基地校,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践矩阵,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上的有机衔接。

  当下,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对区域发展乃至国家的未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议当天,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章建锋,无锡市梅里中学党总支书记、无锡新吴区梅村实验中学校长徐少伟,无锡市硕放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谢卫忠,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邹莉,无锡市新吴区硕放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备签署了“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式培养”合作协议,打破学段壁垒,促进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融合,加强资源共享,系统构建人才成长通道,持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为基础教育的协同创新发展开辟新路径。同时揭牌的还有新吴区少年科学院,该院将以科学探索为核心,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以前沿的科学知识与科研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让更多具备“科学家”思维与潜质的学生成长为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