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9户二孩、三孩家庭代表分别从锡山区爱心企业家潘泉生手中接过了生育奖励金。这是2023年潘泉生以个人名义捐赠设立总额5000万元“生育奖励基金”以来,对生育奖励金的首次集中发放。据统计,今年1月—2月,锡山区已向136户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生育奖励金,累计金额达123万元。集中发放现场,他将第三笔总额1000万元的生育奖励金交给了锡山区相关部门,为下阶段发放做好了储备。锡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锡山区的生育率有了显著提升,全年出生人口达5028人,同比增长9.3%。锡山为何能实现出生人口的大幅增长?答案或许就隐藏在锡山区一系列生育友好政策与实践之中。
顶层设计 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我们在东北塘街道开设首个社区托育中心后,立即享受到了锡山区出台的托育机构300元/人/月的运营补贴政策,这不仅缓解了我们托育机构招生难、入托率低等问题,也为有需求的托育家庭提供了方便、降低了成本。”无锡市青青树托育中心创始人蒋丽芬说,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机构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提供了保障。开设在东北塘街道的青青树御澜湾托育中心里,今年新春过后前来托育的18个月至36个月大的孩子已超过75人。
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制度引领。“锡山区积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生育支持配套措施,经过几年实施已初见成效。”锡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锡山区高度重视人口发展问题,积极研究制定出台优化生育政策,加大对生育、教育、医疗等领域投入力度,着力构建生育友好“锡山模式”。两年间,相继出台《锡山区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锡山区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为打造生育友好环境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锡山区在全市率先落实的普惠托育机构300元/人/月补贴,自实施以来已发放运营补贴81.53万元,有效降低了托育机构运营成本。
争先创优 打造生育友好典范
“设立生育奖励金就是要提高全社会的生育意愿,为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供一些资助。”2023年7月,锡山区的爱心企业家、“无锡市慈善公益人物”“锡山慈善典范人物”潘泉生主动与锡山区政府对接沟通,提出以个人名义捐赠,专门设立“生育奖励金”。同年9月,在慈善捐赠仪式上,他以个人名义捐款1亿元,其中5000万元成立潘泉生先生慈善基金,5000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奖励金,专门用于生育奖励。他的这一义举,让锡山区成为了全省率先出台实施生育奖励政策的地区。生育奖励金实施后,作为创新案例多次在国家、省卫健委相关会议上进行交流发言。
“去年1月我生了二胎,正好赶上刚设立的生育奖励金,非常惊喜。去年拿到了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奖励,孩子满1周岁后又拿到1万元的育儿补贴。”集中发放现场,拿到生育奖励金的羊尖镇丽安社区的夏晓岚激动不已,她打算将这些钱用于孩子的教育。锡山区卫健委人口与家庭发展科科长孙方允介绍,2024年1月1日起,锡山区正式施行生育奖励政策,二孩家庭最高奖励1.5万元,三孩家庭最高奖励4万元,2024年全年共有287个家庭申领到一次性生育奖励金,总金额达156.5万元。随着下一步一次性育儿奖励的申领发放,2025—2027年,每年生育奖励发放规模可达1500万元左右。
多措并举 落实多元权益保障
友好的生育政策,让各项优待制度在锡山生根发芽。“女职工生育二孩、三孩可享社保补贴,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芝兰雅烘焙原料(无锡)有限公司财务长邱俊荣对政府出台的政策十分赞赏。他说,女职工产假期间,生育二孩给予50%的补贴、生育三孩给予80%的补贴的政策,助力企业做好人文关怀,提升了员工幸福感。据了解,2022年5月以来,锡山已累计为636家(次)企业774人(次)女职工发放产假期间财政补贴,共计134.36万元。
同时,锡山落实《积极推动改善生育二个孩子及以上家庭的居住条件》实施方案,指导镇(街道)做好二个孩子及以上家庭的认定工作。落实二个孩子及以上家庭住房贷款支持政策,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申请1625户,其中二孩家庭1547户,三孩家庭78户。
此外,锡山还高度重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坚持普惠多元,“一街道一乡镇一普惠”已实现全覆盖,全区可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有42家,建成省、市级普惠(示范)托育机构10家。近三年每年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组织开展托育服务体验项目,累计为1700余户婴幼儿家庭与托育机构“牵线搭桥”。
(尹晖、邹晓琳、通讯员 陈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