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位于大溪港湿地的新吴区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内,鸟类AI智能监测系统发现了一群活泼“精灵”——青头潜鸭。这是新吴区首次通过鸟类AI监测系统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大规模集群活动。
鸟类AI监测系统在日前一次执行常规巡视任务时,于大溪港湿地南大堤捕捉到了一个水鸟欢聚的场面:数十只黑颈白腹的青头潜鸭栖息在南大堤内侧水域的浅滩,它们有的将喙藏于翼下,在午后的暖阳中恬然小憩,有的舒展颈羽,倒影在粼粼波光中漾起圈圈涟漪。
青头潜鸭对栖息地水质、食物资源要求极高,虽相貌平平,但因种群数量锐减,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2019年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级别,2021年更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新吴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新吴区厚植生态底色,为鸟类提供了优质的栖息环境。去年底,由新吴生态环境局委托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立的新吴区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正式投入使用。依托观测站内搭载的鸟类AI监测系统,
市民可以无干扰“近距离”观看野生鸟类的“日常生活”画面。该监测系统自去年投用以来,已累计记录鸟类活动影像三万余条,为精准保护野生鸟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接下来,该区还将继续提升生物多样性观测和保护水平,持续优化智能监测系统,让AI与自然交融,用科技助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智能监测与数据分析,进一步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为珍稀物种提供更安全的栖息环境,同时推动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共同守护太湖畔湿地的盎然生机。(刘丹 文/肖月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