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牢记嘱托化春潮 感恩奋进涌新涛

市人大常委会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奋进的春天,杨柳吐绿、樱花粉城;奋进的无锡,聚力向新、澎湃发展。

  这个春天,深化“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走访、大实践”五大行动,奔跑在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时光跑道”上,无锡人大履职生动画面汇聚成一幅砥砺奋进、时不我待的“耕耘图”——

  在全省率先作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细化“施工图”;出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匠心谋划40条改革举措;聚焦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就44项重点课题深入调研、提出建议;持续跟踪督办“停车难”代表议案,推动三年任务两年全面完成,专项评议赢得100%满意率;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携手苏州、常州在区域协同立法、监督、履职上积极探索、取得实效;创新开展“千名企业家代表产业科技创新行动”激活产业科技创新活力;邀请25名市民代表和在锡外国友人走进人代会会场,共同聆听、建言献策,全过程人民民主更接地气……

  风劲好扬帆,奋楫正当时。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监督、决定、代表工作中的职能优势,起而行之、勇挑重担,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立法破局

  织密新领域新赛道法治网

  助力我市更好发挥经济大市优势,在挑大梁上把握好着力点,无锡谋篇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市人大常委会如何精准切入,有效助推这一核心任务?

  去年2月28日,市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系统布局重大科创平台、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等9个方面为科技创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路线图”。

  锚定新领域新赛道,加大良法供给。去年3月12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无锡市数据条例》立法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建议,今年年初,针对该条例一审后再次公开征求意见,70多条“金点子”汇集成立法“金钥匙”。低空经济是经济大市的必争赛道,立法要先行,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启动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立法调研,今年更是把《无锡市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作为年度重点立法项目,2月份进行一审。

  立法破局,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改革发展所需,坚持质量为先、急用为先,(下转第2版)

  牢记嘱托化春潮 感恩奋进涌新涛

  (上接第1版)先立后破、立改并举,精准契合改革发展所需,健全立法快速响应机制,车联网发展、数字化转型等立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去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层面立法修法任务,常委会及时调整优化立法规划项目库,紧抓产业、人才等关键要素,新增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市场促进等9件立法项目,顺应改革发展所需,完善地方法规制度体系。

  今年1月14日,《无锡市职业教育条例》在市人代会上全票通过,立良法促善治掷地有声。眼下,“1+X”新质生产力领域集成立法稳步推进,数据、低空经济发展促进、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等条例立法进程紧锣密鼓、有序推进。

  争当立法“排头兵”,从“市域推进”向“联动协同”立法方兴未艾。去年12月,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一行来锡,就粮食安全开展协同立法专题调研。今年,围绕共性需求,市人大常委会将与苏州就低空经济发展、与常州就锡剧保护传承开展协同立法,共同实地调研、座谈交流、专题协商,建立健全立法协作机制平台,合力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与省人大上下联动,“保障和促进宜兴陶瓷高质量发展条例”成为省人大今年正式立法项目。

  监督护航

  选准路径高效助推改革发展

  监督寓支持之中,打好监督“组合拳”。

  “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端好民企发展‘公平尺’,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公共服务,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去年11月28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小刚亲自督办《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地的建议,与9位民营企业家代表畅谈对“民营经济21条”等政策落实情况的感受,并提出一系列意见建议。

  把助推科技创新作为监督“首选项”,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一着不让用好各类监督手段。围绕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实施情况开展监督;听取审议全市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情况专项报告,跟踪督办“发挥开发区产业科技创新排头兵作用”代表议案;推动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发展先导区;围绕省市级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数字无锡”建设、上市公司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带”等重点内容开展监督、提出建议,在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上担当作为。

  翻看市人大去年66项重点监督议题:产业科技创新、经济稳中求进、城乡融合发展、美丽无锡建设、民生福祉改善,每一项都是破解改革发展难点堵点的“关键之钥”。

  持续监督推动10项43个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开花。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徐劼多次带队深入一线调研,跟踪监督“停车难”议案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号议案”办理。其中,群众关切的“停车难”议案,经过700多天跟踪、调研、视察、审议、督办,去年底,交出办理落实“高分答卷”,市人大常委会用实干担当让人大监督成效变得更加有力有效,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安全舒心、交通畅联、生活宜居、就业顺心、全龄友好……群众关心的点滴“小事”,就是人大监督的紧要“大事”。结合修法开展消防“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采用明察暗访和“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厂中厂”“九小场所”、高层住宅摸情况、查症结、促修法;围绕经济稳中求进,调研全市重大产业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专题视察“美食之都、购物天堂”建设,助力促消费扩投资稳增长。

  深化监督联动,深度融入全市“1+9”监督体系;紧盯太湖治理这一“国之大者”,省市联动开展太湖流域工业污染防治监督检查,与苏州、常州人大联动开展执法检查,督促治太行动方案加快落实,去年太湖无锡水域历史性达到良好湖泊标准。

  代表聚力

  高效履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今年春节期间,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取景地滨湖区拈花湾景区无人机和烟火表演呈现的独特禅意,将拈花湾推向文旅“沸点”。

  时针拨回2024年4月18日,第三期“无锡人大代表讲坛”暨“千名企业家代表产业科技创新行动”启动仪式上,全国人大代表吴国平在发言中表示,文旅产业的“新质”发展要以文化创新驱动,以场景焕新带动。

  人大代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力量。从履职到创新的生动实践,折射出我市各级人大代表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创新行动”启动以来,全市各级人大走访企业2400多家,参与企业家代表1500余人次,向政府交办督办意见建议800余条,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无锡焕发蓬勃生机。在住宅小区“围坐议事”,合力破解消防安全难题;在田间地头热议乡村振兴;在市警务大厅搭台解惑,为群众织密反诈“天网”;在海归小镇国际化大厅中,共话“侨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累计举办8期“人大代表议事厅”,眼下,这一议事平台已然成为纳民意、汇民智,助推解决高质量发展关键难题的“金品牌”。

  全过程人民民主可感可触。滨湖区人大常委会荣巷街道工委把普法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锡山区东北塘街道人大工委组织青年大学生走进人大代表之家,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眼下,我市2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蓬勃发展,去年征集1779条法规草案修改意见,1400多个人大代表“家站点”通过“132、找代表”活动,接待服务群众3.7万人次,解决实际问题13982个。一次次面对面倾听、下一线履职,让“冒着热气”“粘着泥土”的民意所盼得到回应、变成制度。

  办好一件建议、解决一个问题、促进一个领域良好发展。2024年,抢拓人形机器人新赛道、保障校园饮食安全、加强电动车充电桩管理等一批事关发展和民生的代表建议得到有效推进落实。代表建议办成率达91.6%、再创历史新高,总体满意率保持100%。

  干字当头、奋发有为,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化“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助力无锡更好展现经济大市的基础优势和责任担当,以新的发展实绩为全省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孙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