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之前保密的记录……现在都公开了。”这是美国国家档案馆18日公布最后一批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遇刺案相关记录时,发布在其网站的声明。
肯尼迪遇刺60多年来,围绕案件的猜测始终没有消散。枪手真是单独作案?他案发前为什么会前往墨西哥城的苏联和古巴使馆?一颗“神奇子弹”竟能击中两人?美国时任副总统及中央情报局到底是不是幕后黑手?
1963年11月22日中午,46岁的肯尼迪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埃尔姆大街乘敞篷汽车巡游时遭枪击身亡。事发后仅一个多小时,24岁的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被抓获。两天后,奥斯瓦尔德被警方押解途中,当地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开枪将他打死。警方称鲁比的开枪动机是对肯尼迪之死过度悲伤。几年后,鲁比因癌症死于狱中。
60多年来,不少人对华伦委员会的调查结果不满意,坚信枪手并非单独作案,怀疑冷战时期的苏联和古巴也牵涉其中。还有人认为黑手党、时任副总统约翰逊、中央情报局等方面也有嫌疑。
今年1月23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相关部门解密肯尼迪以及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遇刺案的全部剩余档案。特朗普3月17日宣布次日公布与肯尼迪遇刺案相关的8万页未删节文件。不过,美国国家档案馆18日晚分两批公布上述文件,总共2182份、仅6.34万页。
据美联社18日报道,新解密文件包含一份中情局备忘录,记录了1991年11月一名中情局官员通过一名美国教授结识一名苏联克格勃官员。这名克格勃官员称自己看过关于奥斯瓦尔德的“五大卷厚文件”,“确定奥斯瓦尔德从来都不是受克格勃控制的特工”。
按照备忘录的说法,这名克格勃官员认为“没人能控制奥斯瓦尔德”,但同时承认克格勃曾持续密切关注奥斯瓦尔德在苏联的行动。文件还显示,奥斯瓦尔德在苏联期间的打靶记录显示他枪法不佳。
对于新公开的文件,弗吉尼亚大学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拉里·萨瓦托18日说,他的团队已经着手研究,但要全部厘清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也认为,新解密文件可能有助于填补一些历史空白。但他同时强调,可能不会有“戏剧性的新发现,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这一事件的认知”。
著有《刺杀约翰·F·肯尼迪》等书的历史学家爱丽丝·L·乔治说,美国民众对肯尼迪遇刺事件的好奇和对美国政府透明度的质疑,让人觉得新公开文件中“一定隐藏着重要证据”,但她本人对此持怀疑态度。
“华伦委员会的报告做得很好,它是在许多关键人物还活着的时候完成的,”她说,“当大多数相关人员都已死亡,想找寻真相就困难多了。”
(据新华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