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科技

“中关村”化身“地球村”

人形机器人成为年会智能助手

  3月27日,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咨询台“迎宾”的机器人“妮娅”向与会嘉宾招手。(新华社发)

  3月27日,位于北京海淀区一隅的“中关村”化身“地球村”——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正式开幕,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演讲嘉宾齐聚一堂,共绘未来蓝图。

  从人形机器人成为年会的智能助手,到智能会议场景应用,再到会场搭建绿色低碳,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范”十足,“绿”意盎然,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双碳绿色、基础研究、人才智库、金融创新等热点议题。

  作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今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论坛年会设置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128场活动,受到各方期待。

  本次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将发布具身智能十大重点研究方向和标准化白皮书,进行量子科技高峰对话,发布北京市脑机接口最新创新成果,继续举办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等,深入探讨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将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论坛年会期间,还会发布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向世界分享“中国科技故事”。

  据了解,今年的论坛年会将举办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技术交易开放日等十余场技术交易活动,并举办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对接会等活动,促进供需对接。

  科技合作没有“孤岛”。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介绍,本届论坛年会突出开源开放,将集中发布RISC-V、人形机器人、长安链、整车操作系统等一批开源项目,为创新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中关村论坛年会展现出坚定的开放合作姿态。

  (据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