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洪萍
最近发布的2025无锡马拉松“账单”很亮眼,在赛事撬动的5.05亿元经济效益中,餐饮业经济效益达1.43亿元,占比28%。其中,仅3月23日赛事当天,王兴记直播间便售出小笼包超过10万只,销售额近40万元,线下多家门店也迎来购买热潮。一场赛事创造的舌尖消费能量不容小觑,也启示我们,推广“无锡味道”不仅要顺势,更要学会借力。
味蕾记忆,是人们对一个地方最深刻的眷恋之一。美食,反映着城市的历史传承、风俗习惯和地域特色,也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载体。无锡地处江南核心区,物阜民丰,文化昌盛,孕育了品种多样、口味独特的美食。但在不少人看来,锡帮菜浓油赤酱、甜得发腻,“无辣不欢”的游客更是觉得无锡菜没啥吃头。再加上以前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一些外地游客对无锡菜持有刻板成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在锡逗留时间。今年的总台春晚、元宵晚会对无锡非遗美食的展示,以及前不久文化名人马未都寻味无锡草根美食的短视频,都让很多人对无锡美食刮目相看,今年锡马的许多外地参赛者、观众,更是奔着“央妈”的镜头、马爷的足迹打卡无锡美食。
打破外地游客的刻板成见,做大舌尖上的消费增量,需要学会顺势借力。美食受不受欢迎,要看合不合口味。所谓顺势,就是要把握好消费者的需求。人对食物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从过去“吃得饱”到现在“吃得好”,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这对美食的食材选择、调料配比、烹饪方法、摆盘造型都提出了新要求。以前吃糖是生活富裕的象征,但以现在的营养理念来看,(下转第6版)
推广“无锡味道”要顺势借力
(上接第1版)糖分摄入过多会带来健康隐患。顺应消费者的体重管理和轻食需求,无锡的小笼包、酱排骨、太湖船点等传统美食的制作应做好减糖减盐减油等新功课。比如在非遗美食江阴马蹄酥的制作中,江阴一些烘焙店在用料上尝试少油少糖,并在尺寸、造型上加以改进,使得新版的马蹄酥更符合大众口味,也便于保存,推出后很受游客欢迎。
美食养眼好吃,还要大力宣传推广。所谓借力,就是要善于搭船出圈。去年王兴记为锡马定制的樱花小笼包狠狠地圈了一把粉,今年穆桂英、三凤桥推出的樱花双酿团、樱粉色糯米团等改良版美食,借助锡马、樱花这两大顶流IP同样俘获了众多游客的味蕾。除了借力重大赛事、重要花事节点引流,还要放大名人明星的吸粉效应。前段时间马未都在锡探访了南长街旁鸡鸭鹅大酒店、稻香市场早餐店,视频播出后两家店生意火爆,很多人对无锡街头小馆美食又有了新认识。在短视频流行的今天,特色美食天然具有强大传播力。无锡一些传统品牌酒店、老字号不妨将镇店美食的烹制过程制作成短视频,在店堂内、直播间滚动播放,大型商圈、景区的户外大屏也要多播放这些美食视频,扩大传播效果。草根美食承载着烟火气,无锡文广旅部门不妨联手板块推出草根美食地图,让外地游客轻松探店,避免在“货不对板”的山寨网红店踩雷。通过从大店到小馆的接力,让游客感受到多样对口的“无锡味道”,激活更多舌尖上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