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一季度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春夏季注意农田防旱

今夏我市或现极端高温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呈现融融暖意,有市民甚至错觉“夏天将至”。锡城近日是否能入夏?今年夏天温度是否会再度攀高?如此温度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我市上一个冬天平均气温为5.6℃,较往年偏高0.2℃。根据权威气象预测,今年夏季的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将偏高。

  本周升温后劲不足

  我市本周高温将频频“激情”亮相。8日—11日,最高温均“3”字打头,8日、9日最高温30℃,10日最高温31℃。气温“节节升高”,夏意愈发明显,不少市民已经把短袖衫翻了出来,并猜测,无锡即将入夏。

  根据气象新国标规定,入夏的标准是连续5天的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2℃。去年我市入夏时间是5月14日,较往年入夏时间6月5日提早了近20日。至于今年,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日无锡平均气温均为“1”字开头,6日、7日虽然突破15℃,但距离22℃尚有距离。虽短暂气温增高明显,但后半周我市将迎来“大转折”。

  未来几天,广东、广西沿海和海南北部即将入夏,但南方其他城市清明前后这股升温明显后劲不足。据悉,近期又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将迅速打断江浙区域蠢蠢欲动的入夏进程。因此,下半周随着冷空气、干热气团、暖湿气流综合发力,我市白天虽然超过30℃,但由于早晚温度较低、时不时有降雨干扰,导致暂时无法入夏。

  春夏气温明显偏高

  2024年冬天虽然有寒潮出现,但高温也很频繁,将平均气温拉了上来。今年一季度“热感”也十分直观。其中,1月平均气温5.1℃,比常年同期偏高1.2℃;2月平均气温5.9℃,比常年同期略低0.1℃;3月平均气温12.6℃,比常年同期偏高2.4℃。此外,3月还出现突破历史极值高温的情况,3月26日最高气温达到33.1℃,打破2024年3月30日创下的31.4℃的最高温纪录。

  业内人士分析,2025年夏季我市气温将明显偏高,其中极端性的气候将十分明显,尤其是极端性高温、干旱、降雨。相较于平均温度,大家更要关注35℃以上高温天气的连续出现,即“高温热浪”,各个室外作业部门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温。

  今年虽然有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但当前拉尼娜状态强度弱、预计其持续时间偏短,它对地球的“降温”作用可能也比以往要弱。此外,根据我国相关部门和国际权威机构共同发布的预警数据显示,2025年双重拉尼娜现象可能出现,但主要出现在下半年,强度较弱,难以扭转显著偏暖趋势。

  降水偏少或致干旱

  相关报告指出,2025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强发态势。根据拉尼娜现象预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易偏北,夏季雨带偏北,我国容易出现“南旱北涝”局面。

  过去三个月,我市不仅总降水量偏少,且降雨不明显、雨水下不透,不利于农作物生长。1月降水量6.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9.4毫米;≥0.1毫米的雨日3天,常年是10.2天。2月降水量13.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48.5毫米;≥0.1毫米的雨日5天,常年是9.9天。3月降水量63.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20.6毫米;≥0.1毫米的雨日12天,常年是11.4天。

  预计4月仍然是偏旱的趋势,不仅旱且气温偏高。气象台相关负责人提醒,4月我市小麦将进入抽穗扬花期,油菜将进入结荚期。预计4月全市气温偏高1℃—2℃,降水仍将比常年同期偏少二至五成。未来高温少雨的天气可能进一步加重土壤墒情亏缺,建议加强蓄水提墒,做好田间水分管理工作,重点做好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崔欣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