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关爱残障群体不能只限于节日

  “世界孤独症日”“全国助残日”“全球无障碍宣传日”,关爱残障群体的节日不时进入人们的视线,表明社会对残障群体的支持和关注越来越多。今年的“世界孤独症日”就掀起了一场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热潮。但关爱残障群体,仅限于节日还远远不够。依托节日构建常态化宣传的同时,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社会公益力量,提供更多关爱残障群体的服务,方能真正构建起残障群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现实生活中,一些宣传活动仅仅为了附和节日而开展,实际作用并不明显。以世界孤独症日为例,无锡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系列宣传活动的信息,有市民按照上面的时间去参加了一场某康复医院举办的宣传活动,到现场后发现该活动并未如期举办,询问工作人员,对方也表示不知情。试想,有家长专程前往结果却是白跑一趟,想必会让人很失望。宣传活动不仅要办,更要办好,以节日为契机,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邀请专家学者访谈、走访慰问残障群体家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宣传推广,可以让更多人知晓残障群体的不易和背后家庭的艰辛,营造更加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事实上,在平时也增加宣传频率和渠道的话,会让社会环境更加包容友好,比如今年的锡马就筹集了部分善款,用于支持临溪关爱帮扶中心的“点亮星空 点燃希望”孤独症群体康复项目,开展针对孤独症患者的中草药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支持项目。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资源匮乏、就业支持体系薄弱、社会接纳度低等是残障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类社会力量加入,为残障群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比如上海市的“共赴阳光——企业联盟”,就是由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具有社会责任使命感的企事业单位、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倡议发起,构建了一个跨行业的协作平台,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专场活动,促成残疾人产品及服务销售额近10万元、全年新招录残疾人55人,为探索残疾人就业开辟了新路径。近日落成启用的安徽金寨县的“星星小镇”,则是在当地政府部门支持下,以日本“榉之乡”为蓝本,一群孤独症家庭按照成年孤独症托养和家长养老的“双养”模式开展建设,让成年孤独症人士在“星星小镇”生活的同时,他们的家长也能在同一个社区的不同功能区养老,为孤独症群体提供终身关怀。这些探索都为构建残障群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探索。(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