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保健周刊

从江南水乡到青藏高原

远程会诊架起生命桥梁

  近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组织多个省市重点专科,联合肝胆胰外科援青专家陈虒主治医师,开展了一场远程会诊,成功为一名“不明原因黄疸”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为患者带来康复希望。

  黄疸三十余载未愈 患者求助援青专家

  44岁的王先生是青海当地人,自幼皮肤和小便就明显发黄,巩膜黄染,但一直未引起重视,也从未前往医院检查。2022年,他突发上腹痛,前往医院就诊,经检查考虑为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随后在西安一所大型医院接受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

  然而术后,患者病情并未明显好转,黄疸也未恢复至正常水平。近期,他再次出现腹痛,且黄疸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忧心忡忡,辗转多家医院就医,均未取得满意疗效。最后经朋友推荐,他来到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慕名向援青专家陈虒求诊。

  多学科远程会诊 锡海情谊一线牵

  陈虒是无锡市二院肝胆胰外科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在肝胆胰疾病诊疗方面经验丰富。接诊后,他详细询问了患者病史,仔细查阅历年就诊记录,并结合各项检查检验报告判断,患者病情较为复杂,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才可能明确病因并对症治疗。

  随即,他将情况汇报至科室,无锡市二院肝胆胰外科迅速向院方说明情况。医院全力支持,迅速组织肝胆胰外科、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相关科室的十余名专家,开展远程会诊,跨越千里为患者健康“把脉”。肝胆胰外科负责人戴途主任医师在屏幕另一端,认真聆听陈虒的病史汇报,细致询问患者当前状况,并与现场其他科室专家一同剖析病情。

  治疗初显成效 精湛医术获患者称赞

  经过专家们反复讨论,最终一致认为,溶血性黄疸的可能性较大。溶血性黄疸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疾病,致病原因多样,治疗难度各异。所有溶血性黄疸患者都需排查潜在恶性肿瘤的可能。该患者病史长达三十余年,致使病情更为复杂。无锡市二院的多学科专家共同诊断,给患者带来了重获新生的希望。

  患者和家属十分感激,他们说:“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让无锡的这么多专家会诊,太让人感动了。”无锡市二院的专家们为患者制定了精准治疗方案,陈虒在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根据患者病情随时对方案进行微调。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症状明显改善,为后续进一步治疗提供了准确依据。

  这场远程会诊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使高原地区患者在千里之外,也能享受到先进诊疗服务,有效提升了偏远地区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无锡市二院依托高水平医疗资源,深化对口医疗支援,从单纯派出驻点医师,发展到实现两家医院深度合作,致力于推动高原地区医疗质量和水平提升,为当地患者提供更专业、高效的诊疗服务。(杨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