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大溪港湿地公园新建的一座外形酷似麻雀的观鸟屋里,摄影爱好者李先生正用长焦镜头捕捉白鹭掠水的瞬间。“现在的观鸟条件太好了,既能遮风挡雨,又不会惊扰鸟类。”他赞叹道。今年获批的《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适当增加太湖岸线休闲亲水功能”,无锡守护下的142公里——全太湖三分之一的岸线,将愈发充满生机。
大溪港湿地公园西部片区湖岸线焕发新颜。蓝色与灰色相间的荧光步道在夜晚与星空辉映,为夜跑爱好者营造浪漫氛围。增设的骑行驿站、云朵秋千、卡通座椅等创意设施吸引众多亲子家庭。超级吸睛的两座观鸟屋,仿木设计完美融入湿地,水鸟翩跹尽收眼底,成为拍鸟爱好者的新宠。“新吴区太湖岸线虽只有7.8公里,但这里节假日游客破万是常态。”新吴区新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汤华联指着公园新增的多处监控设备说:“安全措施也得跟上。”
移步贡湖湾水韵广场,太湖烟波浩渺处帆影点点,但部分景观设施已显老化。为此,无锡经开区拟投资5000余万元对贡湖湾湿地四期158公顷区域进行改造升级。“水韵广场和水上森林周边是重点。”项目负责人指着规划图说,将整体修缮水上观景平台、七桅帆船、湖角凉亭、木栈道等,精心雕琢展示“太湖美”的靓丽窗口。
深入太湖百米的望湖亭内,游客们凭栏远眺,这里经过精心“梳妆”,已是马山太湖沿线景观带上的璀璨明珠。2021年,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对望湖亭及环山东路做“整形手术”,打造出鱼跃龙门、荷塘闲茗等网红打卡点,去年又对望湖亭北侧十里明珠堤进行景观提升,增设停车位和慢行系统,建成连山喷雪、碧波烟云、碧玉螺岸、千波观海四大特色景观岸线。
在管社山庄,具有历史意义的思源亭完成了保护性修缮。它位于湖中的栈桥之端,是早期梅园水厂的取水口,承载着无锡城市供水的历史记忆。鼋头渚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景区花费1500万元焕新思源亭、梅园水厂工业遗址陈列室,对半亩方塘进行生态治理,同时提升周边绿化、亮化和步道等,完善座椅、垃圾桶、移动厕所等便民设施,实现生态、人文、旅游的良性互动。
宜兴段的48公里岸线则演绎着另一种蜕变。曾经的千亩圩田和残山剩水摇身一变,成了风光旖旎的大有秋景区。(下转第2版)
142公里湖岸线“绣”出无锡新风景
(上接第1版)废弃的鱼塘“蝶变”为33.8万平方米的湿地,并串联起生态农庄、村咖露营等新业态。“周末常常一房难求。”有民宿老板笑着说。
到太湖边“撒欢”,已是当下市民游客休闲的热门选择。今年,紧扣“水质稳定Ⅲ类、藻情稳步改善”目标,无锡将不断放大太湖治理综合效应,一体加强环湖码头改造、景观美化、文化保护、停车管理等举措,优化完善便民配套服务,努力实现生态转优、价值转化,把“太湖美”真正唱到百姓心里边。(陈菁菁、张庭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