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破除阻碍,释放数据要素真正价值

  □ 周茗芳

  日前,江苏省首单数据资产作价入股在锡落地,无锡筋斗云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文化数据产品入股新公司,标志着无锡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探索性突破。截至目前,在江苏无锡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锡数交)上架的数据产品有449件、交易额超2亿元,涵盖工业、农业、文旅等12个领域,展现了数据资产化的广阔前景。但个案试点要走向常态化运作,创新模式背后仍存在瓶颈,亟须通过制度优化和技术创新破除阻碍,释放数据要素的真正价值。

  当前数据资产入股面临的首要挑战是价值评估的复杂性。数据资产具有无形性、动态性和收益不确定性等特点,其价值易受技术迭代冲击。例如,旧数据可能因算法升级或新场景出现而贬值,需要动态调整折旧模型;而数据衍生的收益,如品牌价值,又存在被高估或低估的风险。2023年9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了《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为数据资产的估值提供了三种主要方法: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企业可以据此更全面地评估数据资产的价值。但目前以成本法为主、收益法为辅的评估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可复制的标准体系。

  数据资产入股需满足权属清晰、合规审查、入表确权三重门槛,这对轻资产企业也形成了一定的现实阻碍。证明数据来源合法、加工过程合规,并通过律所审核、财务确权等,给中小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成本带来考验。以筋斗云公司为例,其数据资产均需通过自有平台生成并完成登记,这一条件将大量依赖第三方数据或公共数据的企业挡在门外,这也反映出制度设计与企业现实需求之间还存在落差。破解这一困局,亟须构建“技术+制度”的协同机制。技术层面,无锡正通过探索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全流程可追溯,为评估提供基础;制度方面,则需加快完善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交易的标准化流程,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通过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提供合规指导服务等,帮助更多企业将“沉睡数据”转化为合规资产。

  数据资产化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数字经济的底层革命。“入股只是起点”,只有打破价值认定模糊、技术支撑不足、制度约束过严等瓶颈,才能让数据要素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这需要政府加强制度供给,机构创新评估工具,企业提升数据治理能力,三方协同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