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区长安街道惠南二社区是集商品房小区、商业广场、专业市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社区,伴随着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催生出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等新兴业态,辖区内“两新”群体规模持续扩大。针对该群体“分布散、流动快、服务需求多元”的特点,社区联合长安街道总工会启动“暖新提质”专项行动,建成户外劳动者24小时服务站点“红新驿站”,有效破解户外工作者“吃饭难、歇脚难、充电难”等问题。
惠南二社区积极搭建沟通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户外工作者的意见建议。线上,利用社区微网格群、小区物业群等发布问卷调查,收集户外工作者的需求;线下,组织社区两委委员和网格员深入辖区,实地探访,与户外工作者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到户外工作者普遍面临休息难、饮水难、充电难等问题,对应急药品、雨具借用、饭菜加热、书籍阅读等服务也有较大需求。针对这些问题,社区联合长安街道总工会精准施策,在驿站内配备了座椅、电视机、微波炉、充电宝、应急药箱等设施,并设置了阅读角,给这些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工作者一个身心的栖息之所。
通过政企联动,社区争取街道总工会专项资金,定向用于驿站硬件采购及智能化升级,实现24小时“刷脸进门”服务,还联动社区人大代表以及辖区餐饮企业在特殊节日推出“专属美食”,定制“节日关怀”;通过技能众筹,引入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师、律所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组建“惠工帮帮团”,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心理讲座、法律知识咨询等活动38场,受益人数达1050人次。
社区率先打造“基础服务+特色关怀+成长赋能”服务体系,提供“4+X”基础服务包:标配手机“加油站”、微波炉、应急药箱、座椅4类设施,动态提供冰袖、雨衣雨伞、口罩等季节性物资;联合惠山区中医医院开展健康讲座,为户外工作者普及健康知识,还贴心设置了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实施“成长赋能”计划系列活动,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书法绘画、文艺演出等,丰富户外工作者的业余生活。
在空间布局上,社区在辖区主干道旁打造视觉地标式驿站,顶部安装立体发光字牌,夜间50米外清晰可见,搭配延伸式遮阳雨棚,既解决户外工作者日晒雨淋之苦,又形成强视觉记忆点,日均自然引流超百人次;在人际传播中,社区定期邀请数位环卫工人、外卖骑手担任“驿站体验官”,通过环卫、骑手社群扩散服务信息,实现几何级传播,带动新增服务对象300余人,形成“一人体验、带动一片”的扩散效应,激发群体自主传播内生动力。
惠南二社区“红新驿站”以“需求响应零时差”为圆心,“资源调度全天候”为半径,“服务供给全场景”为周长,绘制出户外劳动者的“温暖时钟”。
(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