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伊朗26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第三轮间接谈判,持续约6小时后结束。本轮谈判有何新进展?核心障碍是什么?达成协议还需多久?
本轮谈判首次引入了经济领域专家。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说,下一轮谈判,伊朗原子能组织的专家也有可能加入。阿拉格齐表示,伊核问题谈判已进入更具体的技术性议题阶段,专家团队的参与为后续谈判提供了重要支撑。
伊朗方面多次强调,谈判内容仅限于伊核问题,伊朗不会接受将其他议题纳入谈判范围。阿拉格齐26日说:“前三轮会谈中,双方均严格遵守了这一原则。”
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26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此次会谈确认了基于相互尊重和持久承诺达成协议的共同愿望,下一轮高级别会谈初步定于5月3日举行。
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即伊核协议)以来,美伊关系持续紧张。伊朗坚持捍卫依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所享有的和平利用核能权利,并要求美国全面解除制裁。同时伊朗不断提升铀浓缩丰度、加快部署先进离心机,加重了美方担忧。
美方担心伊朗核活动可能转向军事化,要求伊朗完全停止铀浓缩活动。对此伊朗方面明确表示,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不可接受”。伊方坚持这不仅涉及能源和技术自主权问题,更关乎国家主权和地缘政治利益。分析人士认为,美伊在上述问题上的分歧是双方谈判的核心障碍。
阿曼记协主席穆罕默德·阿莱米告诉新华社记者,美伊双方在铀浓缩水平、解除制裁机制等关键议题上仍存在明显分歧,目前谈判更像是在“管理危机”,而非彻底解决问题。在他看来,短期内达成全面协议的可能性不大,谈判可能持续至少数月,甚至更久。
阿莱米说,伊朗方面也在争取时间,增加谈判筹码,特别是在当前地区局势迅速变化的背景下。他认为美伊谈判的目标更多是防止局势失控,而非在短期内达成全面协议。
(据新华社马斯喀特4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