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为着力破解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城市管理难题,全方位提升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能力水平,打造更加安全、有序、畅通的城市交通环境,无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事故预防为首要职责,以缓堵保畅为重要使命,下足“绣花功夫”,精细化推进城市道路交通治理,通过精确梳理、精准治理、精细管理,有效助推城市交通秩序提档升级,努力让市民群众享受高品质出行。
精细提升交通设施,确保出行安全畅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规范交通秩序、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无锡交警聚焦城市交通隐患治理,对全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展开拉网式排查,精准识别城市道路中的高风险点段,并分类分级建立隐患清单进行整改。
“我们通过‘一点一策’精准施策,综合运用工程改造、组织优化、信号调整、设施完善及执法强化等手段,从根源上有效推进交通隐患治理。”交警支队秩序大队副大队长朱晓阳说,同时,还建立了全流程动态化闭环管理机制,定期跟踪评估治理效果,确保隐患得到根本解决。今年,重点对国省道实施安全提升行动,目前已完成G104、S230无锡段等部级公路安全精品路的精细化提升,累计增设护栏15公里,改造交叉口8处、港湾式公交站点97处,封闭路侧开口38处,提升二次过街设施22处,更新交通标志859块。
与此同时,交警部门持续推进实施基础设施“五项”提升工作。目前全市2876条支路人行横道已全部按高品质标准完成安全提升工作,209处夜间视认性差和事故多发路段已增设反光设施,实现全路域亮化,352个隐患交叉口的交通安全设施已得到完善,缓解交通冲突问题,4915片隔离护栏已进行维修或更换,69个路口已进行信号灯优化。另外,新增57条绿波路段、9处可变车道和3处搭接相位路口,有效提升道路交通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精准分配时空资源,改善交通出行品质
面对车多路少的结构性矛盾,要想真正疏通交通“堵点”,离不开精细化的交通管理。近年来,无锡交警建立“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组建全新、全域、全维的交通信号控制中心,精准分配时空资源,全方位优化信号配时、车道设计、交通设施,提升市民的交通出行品质。
作为我市快速中环南线的组成部分,高浪快速路自开通以来,有效提升了太湖新城至锡东新城之间的快速通行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交通流量“诱增效应”,周边部分平交路口时常出现短时交通拥堵。交警部门迅速响应,对相关路口开展实地调研、流量分析并优化调整。其中,高浪路五湖大道路口通过扩容通行空间、增设导向标线和联动导航平台引导,通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高浪西路金石路口则采取拓宽车道、增加掉头口、优化信号配时等措施引导车辆合理绕行,东进口高峰时段交通拥挤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学校、医院、居民住宅区、商圈、景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区域性交通问题,交警部门则按照精细化治理标准,积极开展周边交通设施的改造、优化和完善。为了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交警部门与多个部门共同努力,释放职工车位供患者使用,并增设地铁至医院公交专线,便利患者出行。同时,细致优化医院周边交通组织,增设行人过街信号灯,确保行人安全。针对今年旅游高峰期的景区拥堵问题,交警部门协调利用周边闲置地块新建临时停车场,并通过公交驳载,引导车辆有序停放,有效减轻景区周边交通压力,为市民游客营造了更加畅通有序的出行环境。
构建精细治理体系,助力城市全面发展
秉承体系化治理和协同化治理理念,切实提升无锡交通精细化治理水平。交警部门建立“情指行”一体化现代警务运行机制,统筹推进交通秩序改善、交通效率保障、车驾管服务等精细化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效能。
“要实现一体化整体联动,需要一个强大的交通指挥中心来指挥调度赋能。”交警相关负责人说,交警部门强化对交通指挥中心的分级建设,常态化开展勤务指挥调度、视频巡逻管控、拥堵溯源快反等工作,并依托“交通超图”智能平台和路区交警机制建设,不断开拓交通精细化管理工作提质增效新渠道。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交通专业咨询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专业治理合作机制,通过定期组织编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年度报告、研究制定问题解决方案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城市道路交通的精细治理水平。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是一个精细活,需要对重点车辆、重点人群进行精准把控。随着快递外卖行业的迅猛发展,交通安全管理也面临新挑战。为规范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的管理和使用,精细提升全市快递外卖行业服务保障和管理水平,交警部门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协同监管,推行“一人一车一证一码”管理制度,建立交通违法及事故信息抄告、交通安全例会、严重交通违法配送员集中协勤等制度,同步落实通报、曝光、约谈等机制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措施,树立行业管理规范,车辆管理与安全教育双管齐下,全面提升行业交通安全精细化治理能力。(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