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无锡市公安局创新理念思路、前移工作阵地,持续擦亮“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品牌,坚决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始终保持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凌厉攻势,切实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线,全力营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哨”在企业门口 全量保护更靠前
“太感谢了,帮我们挽回了损失!”前不久,江阴市某知名民营企业在电商平台发现有店铺销售假冒其品牌的服装,且销量较大,于是通过江阴市公安局“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报案。无锡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江阴市公安局迅速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捣毁外地生产窝点3处,查扣假冒服饰及吊牌配件近万件,涉案金额500余万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无锡公安与企业携手共进,在全市建成14个“服务前哨”,包括覆盖全市板块的11个“服务前哨”,以及会同市知识产权局在经开区雪浪小镇、新吴区太湖湾科创城、梁溪区大东方百货建成的3个专属“服务前哨”,入驻企业已达283家。“‘前哨’建成后连点成线、串线成面、聚面成群,既实现地理空间上的‘全覆盖’,也实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无死角’。”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支队长王峰介绍。
激活知识产权创新动能,倾力守护“源头活水”。“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全量接受企业知产类报案、线索、求助,实现“预防—打击—挽损”全流程保护,为高新企业提供一站式“家门口”服务。截至目前,我市通过“服务前哨”直接获取线索破获知识产权案件60余起,涉案价值4.8亿元。2024年,“服务前哨”机制荣获全市政法改革创新精品项目第一名。
“哨”在风险前沿 全链打击更精准
“假配件不仅侵犯知识产权,更因质量不过关而存在安全隐患……”2024年5月,滨湖公安分局“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民警在走访企业时获取到一条假冒品牌自行车案件线索,民警循线追踪,捣毁一个横跨多省市的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团伙,抓获涉案嫌疑人6人,缴获涉假自行车成品、半成品500余件,涉案价值100余万元。
“昆仑”利剑出鞘,斩断侵犯知识产权“黑手”。无锡公安以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为切入口,建立常态运行制度规范,民警定期入驻、嵌入办公、问诊服务,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出击,为企业提供咨询讲座、风险体检以及报案求助、受立案绿色通道,努力实现运转全天候、服务零缺位、工作不断档。
“感谢你们在侦办这起侵犯知识产权案中做出的巨大努力及展现的专业精神!”一家知名品牌公司代表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此前,梁溪公安分局根据“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掌握的线索开展深入调查,成功发现并捣毁了3个制售假仓储窝点,扣押假冒伪劣商品180余箱,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
以“哨”为眼,以案促治。无锡公安以“昆仑”行动为抓手,重拳出击,精准高效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坚持打深打透打彻底,让企业专心创新、放心经营、安心发展。
“哨”在服务深处 全面防范更高效
“这是我们的‘服务云哨’小程序,可以在线咨询政策、办理业务。”在锡山公安分局“警务服务茂”,民警向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企业负责人耐心解答。
从线下延伸到掌上,无锡公安致力于提供全时空高效服务,创新推出“服务云哨”微信小程序,在线提供法治宣传、政策咨询、报案预约、讲座预约等服务,对高频办事业务提供在线指南、视频讲解,定期推送各类知识产权、反诈类安全防范信息,做精“贴近式”服务,提示企业查漏补缺,引导企业规范合法经营,让企业不出门就能与专业民警进行沟通交流。“这下更方便了,为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锡山区某企业负责人由衷感慨。
守好企业“无形资产”,不仅要快侦快破,更要未雨绸缪。无锡公安以企业老总、高管、核心技术人员为重点对象,举办各类知识产权专题讲座30场次,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帮助堵塞法律合规性及失泄密漏洞50个,企业守法经营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持续增强。同时,以企业经营者和财会人员为重点目标,举办各类反诈宣传讲座34场次,指导提升了200余家企业经营者、财会人员的反诈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在功能集聚区、地标科创带、核心产业园建立专属‘服务前哨’,进一步丰富集群模式。”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锡公安将不断提高“服务前哨”运行质态,更好地全方位服务企业,将“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打造成公安机关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哨”。
(王淑慧、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