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全国劳动模范丁敖齐:

在生产一线创造更多价值

  “学好技术,把自己变得有价值。”这是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副经理丁敖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近期,企业新招了一批员工,他承担起了带教培训的职责。而在教技能之前,丁敖齐将这句话送给了新员工。

  在中超电缆工作16年,从框绞机操作工到生产部副经理,丁敖齐凭借着对机械专业的热爱,肯钻研、会吃苦、敢创新,让“工匠精神”照进车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一般的价值。

  “非科班出身,没有高学历,对线缆生产过程一点不了解。”丁敖齐回忆。在同事眼里,他既低调又谦虚。初进车间,丁敖齐就学做有心人,不但在短时间内学会了框绞机操作技能,还主动熟悉电缆生产其他工序。翻看操作规程、记住技术参数要点……遇到不懂的,他便主动向技术员请教,短短半年,便熟练掌握绞线技术,被任命为框绞机机长。

  “特缆工序小叉绞在双向多层绕包操作时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交货需求。”成为一名车间计划员后,在每天生产计划的安排中,丁敖齐发现了问题。当他把问题解决方案提交给设备部时,这个“金点子”得到充分认可,通过联合攻关,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设备优化升级。原本需两次操作的任务一次即可完成,生产效率提高50%,材料损耗率降低4.5%,全年原辅材料节省100多万元,订单交付周期压缩30%,每年节约工时超1200小时。

  降本增效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凭借扎实的绞线工序技能功底,2023年,丁敖齐带领团队全程参与型线导体技改项目。从模具改进到绞线工艺,从研发构思到产品试制,他守在车间一线,从技术参数设置、员工操作习惯等诸多细节入手,不断改进工艺流程,并记录下数据供技术部作参考。“将工作落实到细微处,即使只是员工的一个操作姿势对新工艺的改进来说也至关重要。”丁敖齐说。此次技改项目诞生的新工艺,既节省了电缆绝缘材料和外护层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电缆敷设所需空间,使电缆在狭窄通道或管道中的敷设更加便捷,每年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超300万元。

  近年来,中超电缆尤为注重人才的培养,除了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员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委培外,还鼓励一线员工创新发展,实现以技能傍身。丁敖齐既是“技术标杆”,更是“火种传播者”。“唯有做好‘传帮带’,企业的发展才有可持续性。”他说。这些年,丁敖齐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来在一线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徒弟与同事们。在担任厂长时,为打破生产瓶颈、提升机台产量,他鼓励年轻操作工尝试新操作方法,并主动承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创新实施“一岗多能培养计划”,培养出15名多技能操作员,复合技能人才晋升率提升58%,岗位流失率同比下降21%。

  今年,丁敖齐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接过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耀,他内心激动,更有思考。“深刻感受到了劳动最光荣的内涵,并深感责任重大,我当在一线发光发热,创造更多价值。”(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