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保健周刊

守护肺部健康 科学认识肿瘤指标

  肺癌防治形势严峻,肿瘤指标认知存误区,两大健康焦点亟待公众关注。无锡市医疗专家针对这些热点问题,给出了专业且实用的建议。

  ◆肺癌防治形势严峻,早筛早诊是关键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副主任朱军介绍,目前,中国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且病情进展迅速,约三分之一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处于晚期,而公众体检意识的缺乏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他建议,45岁及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薄层CT检查,这对于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谈及肺结节,朱军指出,虽然大多数肺结节为良性,但存在恶性风险,尤其是那些具有直径较大、边缘毛糙、血管穿透、伴有空洞或壁厚等特征的结节。因此,一旦发现肺结节,应尽快到专业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评估,以免延误病情。

  ◆肿瘤指标升高莫焦虑,全面检查明真相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蔡东焱介绍,肿瘤指标升高并不等同于患有肿瘤。恶性肿瘤会促使肿瘤细胞释放标志物进入血液,进而导致指标升高;而良性疾病,如肝炎、胆结石、胃肠炎、胃肠息肉,女性的月经周期、妊娠周期等生理周期性改变,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都可能造成肿瘤指标的升高或波动。蔡东焱建议,当发现肿瘤指标升高时,应进一步完善影像学、内镜检查等,以便明确是否存在肿瘤。(杨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