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市气象局数据,今年以来我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七成左右,降水为无锡地区有气象记录(1951年起)以来同期最少,这意味着我市或迎70余年来的最旱一年。为缓解旱情,市气象局5日凌晨成功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12枚。
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变得愈加频繁且持续较长时间。今年一季度,全国平均降水量47.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0.2%。全国主要江河径流量较常年同期总体偏少近两成。我市从今年年初即出现干旱露头现象并持续发展,4月20日起达到特旱等级,对农业等行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在此之前,我们尝试过多次人工增雨,比如在3月底,市气象台发布公告计划人工增雨。但人工增雨不是呼风唤雨,需要天气满足特定的条件,比如云层要达到一定厚度,我们通过人为干涉促进雨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使雨量增大。”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几次增雨计划,均因各种不可抗力取消了。5月1日我市虽有些降雨,但属于小范围,也不满足人工增雨条件。
“五一”假期后半程,北方冷空气南下,与盘旋在南方的暖湿气流碰撞,制造了降雨的充分条件。气象局预测:5月5日,我市预计迎来比较明显的降水。“4日深夜,作业队伍提前进入太湖大堤作业点守候,时刻跟踪天气演变,寻找最佳作业时机,同时与空管部门保持热线联系,提前规划作业空域和作业时间窗口。”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坚守一夜后,工作人员于5日凌晨抓住有利条件开展人工增雨饱和作业,共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12枚。
5日的人工增雨效果十分明显!5日上午,不少市民在家中都听到了较大的雨声。我市普降中到大雨,无锡市区累计降水量超过10毫米,最大降水量21.9毫米,平均降雨量多于周边地区,增雨效果明显,有效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旱情等级。根据最新天气分析,5月还有3次降水天气过程。“我们也会提前研判、抓住作业的重要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通过人工干预尽可能缓解旱情。”市气象局人士表示。(崔欣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