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五一”假期随着消费市场的热度攀升,消费纠纷也呈现新特点。来自市12315投诉举报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全市共接收投诉、举报和咨询2713件,同比增长16.24%。其中,餐饮、旅游相关投诉集中,外卖订单激增引发的食品品质问题及服务履约纠纷比较突出。
食品类投诉举报以183件位列榜首。消费者反映的问题集中于食物变质、含异物等方面。如市民李先生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密封豆浆中惊现虫子,尽管商家提出“安心赔”及退款,但他认为未达到相关食品安全法的赔偿标准,对处理结果不满意。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五一”期间京东等平台掀起外卖大战,叠加假期餐饮消费高峰,无锡外卖日订单量较节前有较大增长,也带动消费纠纷的上升。97件餐饮服务投诉举报中,38%来自外卖等网购渠道。部分商家因接单过载,食材储存、加工时效、配送环节的压力倍增导致品控失守,成为投诉上涨的直接诱因。
直播带货中夸大宣传的顽疾在假日消费中也频现。在交通工具的投诉中,问题多集中在电动自行车续航虚标、售后推诿等方面。谭先生通过直播平台购买宣称“续航100公里”的电动自行车,实测仅能行驶40公里。商家辩称“空转状态才能达标”,却未在销售时明示,并以“需支付980元运费及包装费”阻挠退货。
部分纠纷还折射出责任划分的模糊带来的服务细节缺位。王女士在某沙池游玩时按指示存放鞋子,丢失后工作人员以“无保管义务”拒绝协助;吴先生使用自助洗车机后车身被刮花,索赔时遭遇推诿。对此,市12315投诉举报中心人士指出,商家假日期间需配套风险评估机制和预案,消费者则尽量了解商家的服务责任,留存宣传截图、沟通记录等证据,遇纠纷及时通过12315、12345平台维权。(周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