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快检结果1小时内告知、发现阳性半小时内通报、数据电子台账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8日从市场监管部门获悉,针对操作流程差异大、数据管理碎片化等问题,无锡发布实施《食材集中配送单位快速检测管理规范》,这也是国内首个针对食材集中配送单位快速检测的地方标准。
快速检测是食品安全的“前哨站”。2019年,无锡在全国率先推行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食堂食材统一配送模式,目前日均配送量达387吨,覆盖72万名师生。在每日对集中配送食材开展的300批次、近1000项次的快速检测过程中,市场监管人员发现,因为标准不统一出现了各种问题。例如,同一种食材的检测项目不同配送单位存在较大差异;实验室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为破解这一困局,市市场监管局梳理了50余项国家及省级标准,结合本地五年来实践数据,制定了这套覆盖采样、检测、人员、设备等全要素的管理规范。
“我们结合无锡近三年农产品抽检发现的高风险指标,最终确定了24个产品细类的精准检测项目。例如,针对水产品中恩诺沙星检出率较高,标准明确将其列为必检项目,并规定检测结果需在30分钟内告知被采样对象。”参与标准制定的无锡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专家介绍,标准非常细化,明确每份样品量不少于检验需要量的三倍、采样至检测完成不超过4小时,确保样品代表性和时效性;实验室划分待检、前处理、检测等7个功能区域,配备防腐蚀实验台、通风换气装置等专业设施等。
据了解,无锡已建成覆盖210家农贸市场的快检网络,2024年完成检测193万批次,合格率99%以上。该标准的实施将在多领域产生显著成效,比如在农产品批发领域,呋喃唑酮代谢物等成分的检测时长将从“小时”压缩至“分钟”,问题食材拦截更精准,时间也进一步缩短。(周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