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芸芸、尹晖、裘培兴
10日,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联动发展战略合作第四次会议在江阴举行。时隔两年多,会议回到了合作开启的地方。重回起点,满载而归。自首次合作开启以来,江阴与锡山、惠山一道,围绕三地联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事项清单,在多个领域同频共振,手牵手跑出了区域一体化联动发展的“加速度”。
现场,澄锡惠签署三地交通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合作备忘录,以交通共联为突破,推动规划同图、建设同步、成果共享,迈出加速锡澄一体化的关键一步。三地协同发力之下,“1+1+1>3”聚合效应不断释放,推动高能级发展共同体的“规划蓝图”逐步转化为澄锡惠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图景”。
同网提速
交通互联加快推进
交通互联撑起“筋骨”,三地联动发展动脉越来越畅。在江阴,长山大道南延、暨南大道西延等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惠澄大道快速化改造江阴段完成设计招标,锡澄路快速化一期、S229江阴段建设加快推进,“4高4快6干线”锡澄干线通道体系初显雏形。盐泰锡常宜铁路江阴段开工建设,锡澄城际轨道S1线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日均客流量达4.34万人次。
合力攻坚交通项目是协同发展的重要发力点。惠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凤翔快速路北延和锡澄路快速化改造先导段的建成通车已让不少市民体验到一体化路网带来的“丝滑”畅行,后续将加速推进312国道凤翔路至广石路改扩建工程、暨南大道西延惠山段新建工程,让跨区出行更顺畅。江阴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完成S229江阴段改造,实现锡澄路快速化全线通车,同时还将推进锡澄S1线科学城站配套建设,推动江阴高铁站、惠山城铁站与锡山枢纽互联。
当天,参会人员还来到长山大道南延施工现场,详细了解道路规划、施工进度,对三地畅联发展充满期待。锡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锡山区的锡暨大道、通江大道快速化一期工程已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港陈路、东升路、黄土塘路等毗邻地区农村公路也相继建成,未来还将持续打通中元路—天一路、太平路—农新路等毗邻地区断头路,提高路网密度,为三地区域一体化发展做好交通支撑。
同链攀高
科创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协同,三地“共赢链”不断串起。锡山卓和药业与江阴四环生物、江南大学等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共享研发资源;锡山企业东舟船舶和江阴市航海电器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成功获评2024年度无锡市创新联合体;惠山区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与江阴高新区共建的江阴市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为三地企业在智能制造、复合机器人等领域提供“产学研用”服务,打造区域协同创新服务新模式。
三地科学城的强强联合跑出了同链攀高的“加速度”。聚焦锡澄协同发展区规划的落地实施,三地正积极打造霞客湾—宛山湖—洗砚湖科创走廊。江阴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江阴已高标准完成霞客湾科学城功能区统筹发展规划、道路交通与市政设施专项规划,为打造协同发展核心区搭建好框架,当前正锚定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打好“项目攻坚战”,共建“地标产业群”。
携手共绘产业“发展全景图”,锡山区相关人士表示,依托宛山湖未来产业研发社区等平台,将携手霞客湾、洗砚湖在科创领域探索,争取大装置、大平台落地,实现同品类提质升级、产业链降本增效、上下游整合提升,提高无锡东北向城市产业集聚力与发展能级。惠山区相关负责人说,围绕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将不断加强洗砚湖、长安创新未来城与江阴霞客湾、锡山宛山湖的良性互动,(下转第2版)
释放聚合效应,“三兄弟”协同再发力
(上接第1版)合力打造创新创业集聚区。
同享提质
公共服务一体覆盖
从跨界河湖的蝶变焕新中,最能窥见三地共同编织幸福生活图景的模样。在江阴与锡山上下游协同治理下,东青河流域断面水质单月达标率明显提高,晃山桥断面均值保持Ⅲ类水质。携手共建长江、太湖生态绿廊,三地还通过河长制联动合作会议,推进武澄锡虞中片沿江排水河道治理工程,拓展跨界河湖治理范围和深度,前界河、西白荡、崇村白荡、锡北运河支浜等一批跨界河道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逐个击破。
“生活在三地,幸福在一起”成为三地百姓的生活日常。教育医疗“互融互通”,江阴市中医院与锡山区中医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天一实验学校和江阴初中、港下中学与江阴顾山中学深入开展互动交流;文旅消费“互促互进”,依托“锡澄旅游一体化联盟”,三地共同推出“乐游四时聚惠锡澄”系列精品旅游线路,以徐霞客国际旅游节等节点为契机,打响“锡澄惠”文旅融合品牌,提升区域文旅市场知名度。
如何更进一步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共享?江阴期待三地社保卡能在交通、医保、政务等更多领域实现“一卡通用”,增强城市公交、地铁和网约车等跨区域出行服务保障能力,推动优质公共服务三地互惠。锡山将立足自身丰富的文旅资源,联合江阴、惠山举办文旅活动,为三地居民提供更多高品质文旅体验场景。惠山将谋划三地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共建共享,探索托育、中医诊疗等跨区服务新模式,为三地群众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