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你们的联合执法出效果了,小餐饮店会主动开启净烟设备,油烟不再跑冒进小区和居民家中了。”昨天,家住西园里小区的吴老伯对前来社区坐班的城管队员说。近年来,我市城管系统持续推进“城管进社区”工作,采取“1+N”挂钩进驻模式,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常态长效融入社区基层治理体系。据统计,目前,全市共建成339个“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站点,服务覆盖2982个小区。
以“支部进小区”为引领,响应基层党组织“吹哨”,全市城管系统落实“先锋行动”进小区。简单事项由职能部门直接查处,复杂事项通过多部门会商研判、联合执法。如“城管+交警”联动清理小区内僵尸车,“城管+社区”联动拆除乱搭乱建,“消防+城管”联动查处清理影响占用消防通道的乱堆乱放等,推动实现小区治理、物业服务、部门保障的良性互动。江阴市天鹤路22号是安置房小区,同时也是毁绿种菜的重灾区。天鹤社区联合执法工作站成立后,城管、住建、社区、物业联动,把菜园子清理干净,并开辟成600平方米的“共享花园”,由小区居民分区认领种植维护。社区还多次邀请园林绿化专家到现场指导,如今居民种花的积极性高涨,小区环境也变得赏心悦目。
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全市城管系统参与社区联席协商会议623次,组织联合执法检查行动1186次,受理居民咨询、求助、投诉等1356件,解决小区热难点问题2000余件。在推进“联合执法进小区”过程中,全市城管系统还优化了常态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城管队员岗位职责、重点管理事项清单,完善早发现、早处置、快反馈的工作流程。惠山区创新“4E”服务管理机制(效率、执行、参与、评价),通过城市运管服平台实现问题采集、处置、反馈全链条数字化,今年一季度处置小区环境问题3780件,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2%。
市城管局负责人表示,今年“联合执法进小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与业务融合双轮驱动,完善“1+N”挂钩进驻机制,推动339个执法站点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运行”跃升。联合执法成员单位将聚焦停车管理、环境治理、文明养犬等民生问题,优化服务方式,推动“服务前置”,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以721工作法及时回应群众需求关切,也就是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进而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卢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