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今年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创历史同期新高——

外企“加码”江阴信心不减

  本报讯 日前,瑞典蒙特集团中国新工厂在江阴投产,总投资约1.77亿元。作为全球知名的空气处理节能方案专业服务商,蒙特已是扎根江阴10多年的“老朋友”,此番把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布局在江阴临港开发区,更体现了其对当下江阴投资环境的坚定信心。记者从江阴市商务局获悉,外资企业“加码”江阴信心不减,今年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11.91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江阴的“投资热力图”上,同一产业链的朋友越来越多。贝卡尔特、三井物产、新日铁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实现从金属线材到光通信领域的产业跨越;盛合晶微、星科金朋、瀚宇博德、信邦电子生根江阴,形成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盛合晶微前不久完成的7亿美元定向融资也将陆续投入江阴。此外,江阴在去年引进14个欧美日韩外资项目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又新增了5个欧美日韩外资项目。

  城市能级的提升让外资企业扎根江阴更安心。“今早才从上海过来,坐高铁1个小时,比不少参会者更早抵达。”作为全球包装行业巨头,安姆科在江阴继设立3家工厂、落子亚太研发中心后,今年4月再添中国包装学院,学院开班当天,集团大中华区总裁佘昕介绍,背靠长三角市场腹地,这几年,江阴有了高铁、地铁,还有了江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智力引擎,完备的产业链让“上午实验室构想,下午生产线验证”成为可能。

  对江阴的投资信心,源于双方日积月累的信任。贝卡尔特是全球最大的独立钢丝拉拔产品制造商,企业首席财务官塞波·帕尔维今年曾到访江阴,并送上致谢锦旗,感谢江阴在企业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时的坚定护航和在试点项目高性能钢纤维产品推广上的有力支持。自1992年落地,贝卡尔特在江阴先后设立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培训中心、财务中心、物流中心、采购中心及制造基地,累计投资额超10亿欧元。

  刚来的外资“新朋友”也有着同样的感受。今年3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先进封装材料产业化项目签约仪式上,一张“热气腾腾”的营业执照同步被送到香港大学教授、香港铂识科技有限公司科学顾问兼创始人冯宪平手中。“非常荣幸成为江阴高新区深圳飞地引入的首个外资项目。”如此高效的服务让冯宪平更有信心扎根于此实现跨越式发展,“项目有望于6—8个月内实现投产,最迟不超过一年。”(唐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