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用外摆场景丰富夜间“味蕾”供给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湖滨商业街“咣唧市集”回归,通过“吃、游、娱、购”等多场景联动点燃城市消费新“夜”态。今年,湖滨商业街还推出“4.0版”外摆空间,为消费者提供了形式多样、场景多元的夜间消费新选择。《无锡夜间经济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我市夜游规模持续壮大,呈现出“出行时间短但消费意愿高、夜食需求旺”的特征。为满足消费者夜间“即食”需求,要加快布局夜间生态、下沉外摆场景,做热社区夜间商业,让夜间经济更具活力与温度。

  如今,夜间消费虽渐趋多元,“夜食”仍占据主导地位。前不久,国际知名品牌7-ELEVEn在锡首批五店同开,通过“全时段”食品供应与营业模式,带来“夜食”新体验。今年初,我市发布《惠民生促发展规范摊点市容管理工作导则(试行)》等办法,支持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等设置“外摆位”、营造良好消费氛围,做火“夜市经济”。就市民的夜食偏好及特征而言,丰富“味蕾”消费供给,还要将“长时段”消费场景覆盖到城市的“神经末梢”。要利用社区存量载体,办好“家门口”的外摆夜市,这不仅让附近居民有更强的出门意愿、繁荣夜间消费市场,还能有效激活“15分钟生活圈”,提升市民获得感与幸福感。

  下沉外摆经营,要合理规划布局,搭建好消费场景。龙湖苏州狮山天街的山下街区火爆“出圈”,为推进外摆模式落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商业体调研,通过上门对接、面对面座谈等方式,做好方案审核与指导工作。布局社区夜间商业,同样需要相关部门携手街道、社区,当好选点的“守门员”。要结合社区人口总量与日常消费需求,“一社区一方案”,合理规划夜间外摆区域,可以将公园、广场作为承载空间,推动美食市集、后备箱市集等业态落地,让市井“烟火气”与“人气”双向赋能。

  此外,好的体验离不开好的管理与运营。外摆经济本身就具有社交、开放属性,“生活圈”附近的经营场景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部门和属地可以明确经营时间和内容,督促经营主体做好清洁工作,推动社区夜间商业“从有到优”。

  (周邾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