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教育周刊

无锡高中校园科技活动精彩纷呈

让学生沉浸式感受科技的魅力

  近日,我市多所高中的校园科技活动拉开帷幕。活动现场,人形机器人、神经反馈设备、长航时无人机等各类展品吸引了学生前去操作体验。专家科普讲座、科技主题比赛、科技社团作品展示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这场科技盛宴看点十足

  5月12日,无锡市第一中学校园科技节开幕。在这场为期两周的科技活动中,无锡一中学子将在科普知识讲座、科技主题比赛、科技艺术跨界展等丰富多元的主题活动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开幕式现场,无人机、3D打印、魔方、编程、机器人等社团的展位前人头攒动。有社团成员现场演示“大象牙膏”实验,引来众人围观。在观众期待的目光下,泡沫从瓶子口冒出,收获“哇”声一片。“让机器人放《甩葱歌》跳舞。”“这几个小机器人好灵巧,还会劈叉、做俯卧撑……”在机器人表演的展位前,学生们边欣赏边讨论。采访得知,参与舞蹈秀的人形机器人展示的所有动作均由Imakeit机器人社团的成员通过计算机编程显示。据该社团社长万星宇介绍,这次科技节社团带来了3D打印机、人形机器人和AI编程等展示,“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相应的课程,搭建多元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前沿的科技项目。”现场还有科技企业展示3D打印作品、火箭模型、航模、水下机器人等科创产品。

  以学科组为单位的科技类项目展示,展现了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和绝佳创意。在思政展位前,明信片、立体翻页卡等各类作品引人驻足观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丰富了表现形式,拓宽了传承渠道。写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体翻页卡出自该校高二(12)班学生田欣悦之手,两手轻轻一拉,上面多幅描绘着蓝印花布、宫灯、制香等制作场景的由AI生成的图画被自动翻开,新奇又有趣。正面印着学校标志,背面印有关于劳动、消费者权益等法律标语的明信片暗藏玄机,展位上的老师解释:“明信片内封着种子,能种出植物,上面印的有关的法律知识都来源于教材,印上去的话语是学生用AI生成的,创意十足。”

  无锡一中教务处副主任张月香介绍,校园科技节是学校的传统活动之一。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今年的校园科技节以“AI驱动创新,智慧引领成长”为主题,不仅有社团展示、航模飞行表演,还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教授的科普讲座,以及“分子结构模型设计大赛”“AI绘画竞技舱”等20余场科技主题比赛。“我们学校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具有智能素养的人才,较早就开始实施人工智能教育,已经拥有完整的课程体系。人工智能在各学科都有应用,此次我们以科技节为契机,展示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她说。

  开启沃土计划·“三航”卓越人才培养工程

  5月10日至11日,一场科技盛宴在江苏省天一中学举行。5月10日,天一沃土计划·“三航”卓越人才培养工程正式启动。

  “三航”卓越人才培养工程,以航空、航天、航海为核心领域,配套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科支撑,通过升级“三高”合作3.0计划,构建“中学—高校—研究所”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打造“思政+科技+工程”融合课程体系,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领军人才。

  现场,天一中学与中航工业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6家顶尖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所高校共同开启沃土计划·“三航”卓越人才培养工程。“我们携手6家研究所、8所知名高校,为学生搭建更高层次的科技探索平台,同时培育具有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未来‘三航’人才。”天一中学党委副书记冯冬雁说。

  “三航”人才培养为什么重要?10日的活动现场,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作了专题讲座。与天一中学签约共建的6所科研院所中,有4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天一中学校友。当天,4位校友在“学长沙龙”里讲述了他们在母校求学的经历,介绍了所在单位研究方向,还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人生锦囊”。

  5月11日,天一中学联合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无锡市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管理服务中心启动沃土计划·“AI”未来创新人才合作培养模式。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诸多一流高校的29名教授,为该校学生带来了精彩的“名人课堂”,激励学子们不仅要在实验室中创新思维,更要将个人理想融于国家科技发展的大“蓝图”中。天一中学执行校长陆锋磊说:“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解答试卷上的难题,同时要不断引导他们思考,寻找自己青春年华的最佳答案。”

  推进生态科技教育创新实践

  AI机器人表演、高校和企业联合布展、聘任科学副校长、聆听专家科技讲座……近日,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举办第33届科技节暨科学副校长聘任系列活动。这是该校推进学校生态科技教育的又一生动实践。

  “生态科技”是本次市北高中科技节主题,活动聚焦科学普及与素养提升,引导学生在科技探索中锤炼实践能力。当天,江南大学、无锡学院等高校和江苏红翼安防科技、无锡思知瑞科技、无锡英科机器人等企业联合布展,机器人、神经反馈设备、实景三维数字沙盘、长航时无人机等前沿设备纷纷亮相,学生亲身实践、现场提问。

  “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启程,也是一次触摸生态与科技的思想盛会。校园与社会的双向开放合作,不仅拓展了学生对科技产业的理解,也建立起知识与实践的深度链接。”校长周爱民说,学校推进高品质特色高中建设,就是要真正把生态科技教育落到体验与行动上。此次,学校特聘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缪恒锋和无锡市无人机协会副会长、江苏红翼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佳鹏担任学校的科学副校长,并为他们颁发聘书。

  采访获悉,本届校园科技节集中开展了10余项生态科技教育活动。江南大学教授梁婵娟以及科学副校长刘佳鹏分别作专题讲座,内容涵盖生态系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低空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4月下旬,市北高中组织学生走进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开展科技研学活动,学生实地探访“大国重器”,对话科研先锋。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江苏省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中,该校高二学生许杏和颜于晴凭借“小球藻和螺旋藻对水质改善的实践探索”项目夺得二等奖。该校党委书记韩庆芳表示,市北高中将继续推进生态科技教育创新实践,努力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陈春贤、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