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月月赛事不重样 活动圈粉年轻人

赛事文化勾勒小镇新风貌

  “今年,我将在江南完成龙舟赛,很期待。”这几日,李锦和队友们在东氿水域开展龙舟训练,提及本月底将要举办的龙舟赛他格外兴奋。来自湖南的李锦在宜务工多年,每年端午,他都会回到老家参加比赛。不久前,他看到杨巷镇发出的队员招募后果断报名。杨巷龙舟队实力强劲,连续两年在宜兴的龙舟赛事中稳居前三,这样卓越的团队实力吸引着像李锦这样热爱龙舟运动的人。在今年的龙舟队员中,有4位是新宜兴人。

  眼下,不只是龙舟,篮球、乒乓球、跑步、广场舞等体育项目在杨巷镇格外火热。杨巷镇位于宜兴西北,不靠风景“吸粉”,依托小小赛事,却让小镇收获了关注度,迸发出了不一样的魅力。

  当前,在走向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生活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村民需要属于自己的体育赛事,农村也需要通过赛事培育文明乡风、带动产业发展,乡村体育赛事的兴起恰逢其时。“每月一场赛事,不仅群众参与度高,而且形成了‘体育+’的发展链条,让乡村热闹起来,农产品俏销起来。”杨巷镇文体中心负责人卢燕说。

  “村里老年人居多,参赛队员哪里找!”2023年,当杨巷镇举办首届村BA大赛时,许多村党支部书记表示很为难。而当大赛通知在村网格群发布后,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部分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来询问参赛事宜。一时间,各村开启了一场“人才挖掘大战”,从最初的人员紧缺,到能够精挑细选,村级人气迅速回升。西溪村在读大学生蒋嘉成是名篮球爱好者,如今,他已成为村里三人篮球队的固定队员,和他一起的还有退伍军人、企业员工等。“很少有机会回村,通过篮球赛改变了我对传统乡村的看法,原来农村也是活力满满。”蒋嘉成说。通过这些体育赛事,浓浓的家乡情在年轻一代心中悄然苏醒。在不久前举行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选拔赛中,西溪村在短时间内便组织了13人的队伍,平均年龄40岁,最年轻的28岁,取得了团队一等奖的好成绩。如今,杨巷镇的村BA大赛可谓“一炮而红”,今年,宜兴市级村BA大赛也将在该镇举办。

  一场赛事,就是一张“名片”。作为两届村BA大赛的赛场,金紫村蹚出了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赛道。特色农产品作为比赛奖品“闯”入球场,带来了多重惊喜。第一届村BA大赛期间,“杨巷金紫”螃蟹品牌发布;第二届村BA大赛期间,蟹王蟹后争霸赛热热闹闹,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尤其是第二届村BA大赛获得线上线下10万人次关注,使得金紫村的特色农产品在村BA大赛的舞台上绽放异彩。今年4月,在该村举行的乐跑活动虽然设置了不到300人的规模,但却吸引了北京、上海等地跑团参与。完赛包里的大米、小番茄成为吸粉“利器”,不少农业企业已收到了来自远方参与者的订单。这个春季,村里的两个农业产业园每天都有百余名来自上海、常州等地的游客前来采摘、游玩。

  当农民成为主角,焕发着乡村的精气神。今年4月,杨巷镇组织的文艺汇演收获了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18个村(社区)积极响应,组织村民排练了锡剧、小品、广场舞等节目。“现在村村都有文艺队,农民从过去不敢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到如今争着登台表演,这就是乡村振兴的崭新模样。”卢燕说。在杨巷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附近,江苏豪翔集训培训中心建设接近尾声,将于今年正式投用。中心包括多功能篮球比赛馆、室外游泳池、训练跑道等,能够满足本省及外省各地专业球队进行集训、转训、封闭性训练,开展篮球培训、篮球教学等,打造成为一流的多功能体育训练中心。杨巷篮球运动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新芳镇就被命名为江苏省农民体育运动先进乡镇,篮球运动更是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名片。“项目的建设,加上文化的积淀、村BA品牌效应的形成,将助力小镇篮球文化‘破圈’出彩。”杨巷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