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春丰社区活动室里翻飞的绒条渐次绽放成花,旺庄街道“W-Share工坊—春丰匠心课堂”正式启动。首期手工绒花制作培训吸引辖区10名低收入、就业困难居民参与,以“非遗+就业”创新模式开辟技能增收新路径。
本次培训聚焦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及灵活就业需求者,构建“技能培训+产品回收+就业推荐”闭环帮扶体系。课程特别邀请企业的资深工艺师担纲,采用“理论+实操”双轨教学模式,系统传授包含绕花、做叶、攒花等10余道核心工序的绒花制作技艺。“绒条需顺时针捻转三周半,指尖力度要稳中带柔。”教学现场,老师精准示范传统绒花制作工艺,学员们围坐操作台前,在红、绿、紫、黄、蓝等多种颜色绒条的经纬交错间,将现代审美注入非遗技艺。
为增强培训实效,课程还特别设置了市场需求分析模块,现场展示企业订单式手工艺品制作标准,确保学员技能与市场接轨,优秀学员将成为企业编外工艺师,按件计酬承接文创产品订单。参训居民陆阿姨边调整花瓣弧度边感慨:“没想到老手艺能变成新饭碗!老师把商业订单的制作秘诀都教给我们,完成的作品企业还承诺回收,家门口就能实现灵活增收。”
“将非遗传承与就业帮扶深度融合,既为传统工艺注入新生力量,又开辟了‘指尖经济’就业新形态,切实推动‘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赋能’转型升级。”春丰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旺庄街道“W-Share”就业共享计划的重要载体,匠心课堂已规划全年特色课程,涵盖绳结、编织等。后续社区还将建立“培训—考核—就业”跟踪服务体系,对接文创企业开发“居家接单”“弹性工时”等灵活岗位,预计年内带动50人实现“技能变现”。(刘丹)